在投稿的時候總是會被退回,所以非常的頭疼,但是為了工作,為了完成學業(yè),又必須要進行發(fā)表作業(yè)在這種情況下,首先就是了解論文投稿流程就在前期掌握了基本流程,才能夠讓你在投稿的時候更加輕松一些,才可以盡可能的減少被推倒的次數(shù)。
一、準備稿件
之前可以閱讀一些跟自己相關(guān)的論文作為參考。既然是要發(fā)表的論文,就要自己提出觀點,驗證自己的觀點,總結(jié)出自己的觀點,這樣的論文才言之有物。而且,論文篇幅不可過長,能少的盡量不要多,期刊版面的大小固定,字數(shù)太多只會增加編輯的工作量。要知道,一篇好的論文可以大幅度縮短發(fā)表的時間。
二、選擇適合的期刊進行投稿
看自己的晉升要求,比如單位下發(fā)的評審文件中會提到“在某省級普刊上,投稿2-3篇“論文”。這樣我們就非常清楚,刊物的級別問題。因為每個地區(qū)、每個單位、每個職稱級別的對刊物的級別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晉升高級職稱,那么要求就是核心期刊。晉升中級職稱,要求就是普刊即可。
三、專家審稿
大多數(shù)期刊都可以通過在線系統(tǒng)提交論文,投稿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期刊的要求,有的期刊會要求提供版權(quán)協(xié)議等材料。下一步就是專家外審和復審,文章在通過了編輯部初審后,會進入專家外審,雜志社有自己的專家審稿團隊,初審發(fā)過的稿件后,審稿專家在一定時間內(nèi)給予回復,一般也是有多名專家進行外審,有爭議的話也會進行復審,而且這一時間比較長,大約在1-2個月時間。不同的期刊初審時間不一樣,有的需要一周,有的需要一個月,只需要靜心等待即可。
四、稿件修改
論文通過初審后,期刊編輯會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一般來說,論文不會一次性就通過,需要多次的修改,編輯會對稿件提出意見和要求,這時只需要按照編輯的要求進行修改就可以了。
對于專家外審給出的修改意見,作者一定要認真對待,及時修改,修改好后的稿件,會送主編終審。大部分論文期刊都會有編審會,主編終審的時間是不確定的,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一些核心期刊甚至會在這個時候退稿,終審是文章審稿經(jīng)歷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這一流程通過后,論文就沒有多大問題了。
五、錄用
稿件如果被錄用,作者會收到雜志社的通知。繳納了版面費后就可以等著見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