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網技術》的版面費計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計算:具體版面計算方式可聯系雜志社或咨詢在線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義范圍則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費用。
2.按字數計算:有些期刊會根據論文的字數來計算版面費,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費用。
3.額外費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圖表、圖片),可能會額外收取費用。
4.期刊級別和收錄數據庫:期刊的級別和被不同數據庫收錄的情況也會影響版面費。例如,知網收錄的期刊版面費通常較高。
5.期刊政策與優(yōu)惠:部分期刊可能對特定群體(如學生、學者等)提供版面費優(yōu)惠。
6.開放獲?。洪_放獲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費用,費用較高,涵蓋同行評審、編輯、出版和在線傳播等成本。
《電信網技術》雜志的版面費計算方式相對明確,主要依據文章所占據的版面數量進行收費。作者在投稿前,應仔細核對文章字數,并根據期刊的收費標準合理預算版面費。
《電信網技術》雜志創(chuàng)刊于1975年,是一本由國家信息產業(yè)部主管、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雜志為月刊,審稿周期為預計1個月內,國內統一刊號為11-2977/TN,國際標準刊號為1008-9217。
《電信網技術》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 網絡組織與規(guī)劃技術、發(fā)展策略、標準、體制、規(guī)范、特約專稿、ITU信息,該雜志注重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鼓勵創(chuàng)新性研究,尤其歡迎具有理論深度或實證價值的論文。其刊載文章多涉及計算機政策分析、計算機技術應用等熱點議題,為計算機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學術參考。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影響力,曾多次入選
,并被知網收錄(中)、萬方收錄(中)收錄,這意味著論文能夠被更廣泛的學術群體檢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傳播范圍和學術影響力。
根據最新數據,其影響因子:0.44,表明該雜志在計算機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認可度。
《電信網技術》雜志須知(審稿周期:預計1個月內)
Ⅰ、切勿一稿多投。凡查實已公開發(fā)表的論文投稿者,均列入黑名單,2年內不刊發(fā)投稿者的論文。
Ⅱ、關鍵詞:選能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詞或詞組3-5 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Ⅲ、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
Ⅳ、文章一律橫排、用通行規(guī)范簡化字書寫和打印。
Ⅴ、注釋是對論文中特定名詞或新名詞的注解。注釋可用頁末注或篇末注中的一種。選擇頁末注的應在注釋與正文之間加細線分隔,線的長度不應超過紙張的三分之一寬度。
學者姓名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張云勇 | 21 | 云計算;電信運營商;下一代網絡;網絡;運營商 |
陳如明 | 18 | NGN;務實;3G;移動通信;數字集群 |
何桂立 | 17 | 手機;網絡產品;網絡安全;固定網;信息安全 |
張海懿 | 17 | ASON;自動交換光網絡;OTN;WDM系統;PTN |
何寶宏 | 16 | 互聯網;IPTV;IPV6;NGN;IP網絡 |
韋樂平 | 14 | 電信網;光通信;光聯網;SDH;三網融合 |
荊瑞泉 | 13 | OTN;光傳送網;控制器;傳送網;ASON |
楊紅梅 | 12 | IMS;PRESENCE;VSAT;衛(wèi)星通信;農村通信 |
落紅衛(wèi) | 12 | ITU-T;奧運通信;身份認證;信息無障礙;ITU |
楊紅梅 | 12 | 終端;LTE;移動終端;PCC;測試技術 |
機構名稱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 | 505 | 網絡;互聯;互聯網;聯網;通信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 380 | 網絡;聯網;互聯;互聯網;通信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 | 295 | 通信;網絡;移動通信;無線;互聯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198 | 通信;網絡;華為;接入;寬帶 |
信息產業(yè)部電信規(guī)劃研... | 165 | 網絡;通信;電信;IPTV;互聯 |
信息產業(yè)部 | 161 | 通信;移動通信;通信網;網絡;電... |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電信研... | 132 | 互聯;移動互聯;互聯網;移動互聯... |
北京郵電大學 | 129 | 通信;網絡;接入;無線;智能網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126 | 中興;中興通訊;網絡;通信;3G |
北電網絡(中國)有限公... | 94 | 通信;電網絡;北電網絡;網絡;接...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56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 |
4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39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21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 |
9 | 長江學者和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 |
9 | 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 |
7 | 產業(yè)化和規(guī)模商用專項 |
5 | 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大項目 |
5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4 |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9 | 長江學者和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IRT1049) |
8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2013CB329102) |
7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2008AA01A301) |
6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2010CB328201)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171076) |
4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8ZX03004-001) |
4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2ZX03005010) |
4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2007AA01Z249) |
4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2006AA01Z204) |
4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1BAH16B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