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品av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_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_欧美老熟妇xb水多毛多

教師檔案管理系統8篇

時間:2022-03-26 20:21:5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fā)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教師檔案管理系統,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教師檔案管理系統

篇1

關鍵詞:Visual Studio2005;SQL Server2000;數據庫;檔案管理

中圖分類號:G27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0) 11-0000-02

Design&Imple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Archives Management System Base on WEB

Xie Zeqi,Zhang Huimin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11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achieve a more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library management,meet the needs of teachers and allow the administrators to operate the system easily,we build this Archiv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We use Visual Studio2005 and SQL Server2000 database development platform.This system allows teachers to isearch and manage and other multiple functions related to the management.It can be applied to all small and medium university has a good promotion and basically to achieve a dynam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Keywords:Visual Studio2005;SQL Server2000;Database;Archives management

高校教師檔案管理系統是教育單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對于學校的決策層和管理層來說都至關重要,所以高校教師檔案管理系統應該能為用戶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詢方式。在此之前,高校使用傳統的手工方式管理文件檔案,這種管理方式存在這許多缺點和漏洞。例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時間一長,將產生大量的文件和數據,這給文件的查找、更新和維護都帶來了不少的困難,高校教師檔案管理系統能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一、系統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

根據實際調查,要求本系統具有以下功能:

1.要求系統具有良好的人機界面。

2.要求有較好的權限管理。

3.要求能分類顯示教師的相關檔案信息。

4.要求能方便數據查詢,并支持多條件查詢。

5.要求本系統操作數據方便簡單、數據穩(wěn)定性強。

6.支持打印功能。

(二)系統功能

本系統主要有前臺用戶管理模塊和后臺管理員管理模塊兩大部分組成。

1.前臺功能模塊

主要包括登錄模塊、基本檔案信息模塊、科研檔案信息模塊、學術檔案信息模塊、教學業(yè)務信息模塊、師資隊伍列表和強大的搜索功能等模塊。

2.后臺管理模塊

主要包括管理員登陸模塊、教師基本信息管理和權限設置等功能模塊。

(三)系統性能要求

作為高校信息化建設的一部分,要求系統總體性能不僅實用、先進、高效和具有較好的可擴展性與可維護性,而且要求系統能夠跨平臺可靠運行的能力和較好的保密性與安全性。

二、設計與實現

(一)系統開發(fā)環(huán)境

本系統后臺數據庫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該數據庫系統在安全性、準確性、運行速度方面有絕對的優(yōu)勢,并處理數據量大,效率高;前臺系統要求安裝IIS及其相關組件,采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studio2005作為主要的開發(fā)工具,可與SQL Server2000數據庫無縫連接。

(二)系統數據庫設計

本系統的數據庫中數據庫名及其對表的命名采取英文縮寫加下劃線連接的命名規(guī)則。數據庫命名為db_TFM,其中有6張表,分別是:系統配置表dbo.tb_config、學術檔案信息表dbo.tb_ academic、科研檔案信息表dbo.tb_reserch,基本檔案信息表dbo.tb_basic,教學業(yè)務信息表dbo.tb_teaching,用戶信息表dbo.tb_userinfo。

(三)功能模塊的實現

1.WebConfig配置

為了方便對數據的操作和限制,本系統在web.config文件中配置參數,主要是數據庫的連接字符串,具體配置如下:

2.功能模塊實現

由于系統功能模塊較多,下面僅以基本檔案信息模塊為例,說明本系統功能的實現。檔案信息模塊包括基本檔案信息模塊、學術檔案信息模塊以及科研檔案信息模塊,每個模塊又由不同的頁面組成,實現不同檔案的管理。由于各個頁面實現的具體操作大致相同,這里只給出基本檔案信息模塊中的后臺功能代碼。當頁面加載時,在事件Page_Load中調用自定義gvListBind()方法,顯示用戶的教育背景,并根據用戶的操作權限顯示或隱藏控件。gvListBind()方法代碼如下:

if(Convert.ToInt32(Session[“Admin”])= =1)

{

SqlCommand myCmd=Obj.GetSRICmd();

//調用PersonRecordClass類中的自定義方法GetSRICmd,獲取SqlCommand對象

Obj.GVBind(myCmd,gvlist,”AResume”);

//調用PersonRecordClass類中的自定義方法GVBind,獲取數據綁定到GridView控件

}

else

{

SqlCommand myCmd=Obj.GetSRICmd(1, Convert.ToInt32(Session[“UID”]);

Obj.GVBind(myCmd,gvlist,”Aresume”);

}

3.疑難問題分析與解決

3.1存儲過程中實現多條件查詢

為了方便用戶的快速查詢,大多是提供詳細查詢功能即多條件查詢,其方法是在程序代碼中利用“if-else”語句編寫,但是這樣編寫將導致代碼比較繁瑣。本系統通過在SQL Server中創(chuàng)建存儲過程,然后在網頁設計過程中直接調用實現。在創(chuàng)建存儲過程中,首先利用declare語句聲明變量,然后利用set語句為聲明的變量指派值。

3.2解決SQL注入式攻擊

SQL注入式攻擊是指利用設計上的漏洞,在目標服務器上運行sql命令以及進行其他方式的攻擊,動態(tài)生成sql命令時沒有對用戶輸入的數據進行驗證,此為sql注入攻擊得逞的主要原因。

檢查用戶輸入的最佳途徑是通過存儲過程實現。存儲過程可以在SQL Server中創(chuàng)建,也可以通過C#語言創(chuàng)建。本系統是通過在SQL Server中創(chuàng)建存儲過程,然后在網頁設計過程中直接調用實現的。

三、結束語

本高校教師檔案信息管理系統測試成功后,在本單位進行使用,證明該系統可明顯提高人員管理的效率,實現了預期功能;此外,本系統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廣泛的適用性,即可經過簡單的模塊處理以及后臺數據庫的修改,轉化為其他信息管理系統,如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等,具有較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張躍廷,韓陽,張宏宇.C#數據庫系統開發(fā)案例精選[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2]李容.Visual C# 2008開發(fā)技術詳解[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8

篇2

關鍵詞:管理系統;.NET技術;B&C/S架構

中圖分類號:TP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7800(2012)007005302

作者簡介:達列雄(1979-),男,陜西富平人,西安石油大學碩士研究生,陜西理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信息管理系統與計算機網絡。

1高校教師業(yè)務檔案管理系統開發(fā)環(huán)境選擇

系統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為開發(fā)平臺, Visual Studio 2005是基于.NET2.0框架的,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具有戰(zhàn)略性發(fā)展的新一代開發(fā)平臺,Visual 框架將Microsoft公司所有編程語言的開發(fā)環(huán)境統一起來,并且可以創(chuàng)建、配置和運行Web服務以及Windows平臺的應用。數據庫設計采用SQL Server 2000,SQLserver 2000是Microsoft公司開發(fā)的大型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開發(fā)語言采用C#,因為它是.NET開發(fā)中最好的一種語言,其使用簡單、功能強大、表達力豐富。

2關系型數據庫的實現

由于本系統采用B/S+C/S雙架構,因此,數據庫的設計非常重要,數據庫為管理人員的客戶端提供完全開放的管理和操作,而普通教職工可以通過Web應用程序對數據進行授權操作和訪問。數據庫中身份驗證分開設計,對于客戶端有專門的用戶表,而Web應用程序的身份驗證在教職工基本信息表中體現。此系統只建立一個數據庫,在此數據庫基礎上建立人員基本信息表、教學信息表、論文信息表、著作信息表、專利信息表、獲獎信息表、考核信息表、用戶管理表。部分關鍵表的實現:

(1)基本信息表?;拘畔⒈碇小肮ぬ枴弊侄螢橹麈I,必須建立密碼字段,提供Web應用程序端用戶驗證。

(2)用戶管理表。用戶管理表中的用戶名密碼提供客戶端程序身份驗證,其中flag字段表示用戶身份,0為普通用戶,1為管理員。

(3)其它表根據用戶需求建立,全部以“工號”字段為外鍵,與基本信息表建立“一對多”關系。

為了數據庫安全,在數據庫連接訪問時需建立專門的訪問用戶,不直接使用SA用戶訪問。

3系統結構分析

傳統C/S模式信息系統采用胖客戶端可以解決復雜應用問題,C/S優(yōu)點是能充分發(fā)揮客戶端PC處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戶端處理后再提交給服務器,主要優(yōu)點是客戶端響應速度快。不足之處包括:①一般局限于局域網內的應用;②客戶端需要安裝專用客戶端軟件。系統軟件升級、安裝、維護成本非常高,對客戶端操作系統一般也會有限制。大部分適應于Windows操作系統,很少支持Linux、Unix等。

B/S模式可以很好地解決安裝和維護問題,但是所有的應用需求集中在服務器上,對服務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效率要依賴服務器性能和網絡的速度。

本系統采用C&B/S雙架構設計,客戶端和Web應用程序使用同一個數據庫服務器。客戶端只供少數的管理者使用,而數量眾多的普通用戶則是通過Web應用程序訪問數據。

4系統功能

由于管理者是少數,而又要對全局數據進行操作和分析等,因此,訪問界面采用客戶端應用程序,根據系統功能及方便用戶的需要,界面采用WIN FORM常規(guī)窗體,使用菜單配合常用操作工具按鈕形式,采用這樣的界面直觀明了,便于操作。在客戶端中提供對數據庫的“增、刪、改、查”等所有訪問操作,以及數據統計和分析。

提供數據導出功能。管理者將感興趣的數據可以導出到EXCEL表中進行其它所需的操作。

客戶端登錄時,通過用戶管理表驗證身份,根據用戶身份,客戶端程序自動分配權限,對于一些敏感操作,只對管理員用戶開放,這樣做可以進一步提高數據庫的安全性。對于管理者而言看到的完全是一種C/S架構的系統。

而對于人數眾多的普通教職工則是通過Web瀏覽器訪問數據庫,主要是信息錄入與查詢,為了個人隱私,每個用戶登錄后只能看到和自己相關的信息。Web應用程序登錄時,通過基本信息表中的“密碼”字段進行身份驗證。對于普通教職工而言看到的完全是一種B/S架構的系統。

5數據庫連接

本系統通過訪問SQL Server 數據庫,是與C#和.NET一起使用的類集的名稱,用于以關系型的、面向表的格式訪問數據。包括關系數據庫,集成到.NET Framework中,可用于任何.NET語言,尤其是C#.只需要通過命名空間就能很方便地使用其中的數據庫訪問類。在中,使用Connection對象來連接SQL數據庫,為了系統的可擴展性,將連接字符串單獨放在配置文件中,系統登錄時程序根據配置文件連接相應的數據庫。當數據庫服務器變更時,管理員便能方便進行重新選擇數據源而不需修改程序,只需要在客戶端開發(fā)中加入數據源設置模塊即可。

6結語

本系統使用流行的.NET技術,將C/S架構和B/S架構相互結合,實現高校教師業(yè)務檔案管理。將數據訪問量大的教師操作端通過B/S架構的Web應用程序實現,分散服務器訪問時段,減小服務器壓力,降低服務器負載;而對于少數管理者而言,訪問則采用C/S架構,提供專門的客戶端程序,提供更多的數據操作和分析功能,并將感興趣的數據導出到EXCEL表中。采用這種雙架構進行設計,將C/S架構和B/S架構結合,取長避短,從而提高系統性能。

參考文獻:

\[1\]任衛(wèi)東,趙燕君.基于B/S+C/S架構的電源監(jiān)控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電源技術,2012(3).

\[2\]王權.基于B/S+C/S模式的期刊網絡采編系統研究及其應用\[J\].圖書與情報,2010(5).

\[3\]應佳行,侯磊田,李志敏,等.B/S,C/S雙模遠程溫度監(jiān)控模塊設計\[J\].電子設計工程,2011(8).

篇3

高校教師檔案管理信息化是高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高校對教職工的需求編制也隨之不斷增加,同時教職工也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因此為全校乃至全國高校教職工建立個人“動態(tài)”信息檔案是一項十分浩大的工程。[1]依靠傳統模式的利用人工進行教師的檔案管理方式費時費力,管理也成為一個非常辣手的問題。基于網絡化的教師檔案管理平臺,能夠極大地提高教師檔案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質量,也是各大高校實現數字化、信息化的一項重要部分。[2]本系統的開發(fā)研究主要基于web對教師檔案的管理等相關操作,實現教師檔案管理的統一化、規(guī)范化,通過網絡把整個學院的教師檔案匯集起來,從而達到提供教師檔案動態(tài)管理效率的目的。本系統具有檔案處理的自動性,完成教師檔案各個模塊的管理功能,實現對檔案的瀏覽、上傳、更新、刪除、查詢、下載、打印等。上級各個部門可以非常便利地對教師檔案信息進行查閱、下載。

二、系統分析與設計

1、系統設計目標

高校教師檔案管理總任務是實現教師檔案管理的系統化、規(guī)范化和自動化,以下是系統開發(fā)的基本功能要求:實現高校教師檔案資料的集中化電子化處理;實現高校教師檔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標準化、規(guī)范化;實現高校教師檔案管理的其他必要的管理功能;建立關于教師檔案數據比較全面詳細的數據庫;實現決策支持。

2、系統主體架構

系統開發(fā)利用層次圖來表示系統中各個模塊間的關系。層次方框圖用樹形結構的一系列多層次矩形框描繪數據的層次結構。樹形結構的頂層是一個單獨的矩形框,代表完整的數據結構,下面的各層矩形框代表各個數據的子集,最底層的各個矩形框代表組成這個數據的實際數據元素。

隨著結構的精細化,層次方框圖對數據結構的描繪也越來越詳細,這種模式很適合于需求分析階段的需要。從對頂層信息的分類開始,沿著圖中每條路徑反復細化,直到確定了數據結構的全部細節(jié)為止。[3]系統分為基本檔案管理、教學科研檔案管理、學習檔案管理、社會活動檔案管理、評價檔案管理、反思檔案管理及健康檔案管理等七個模塊,每個模塊之間雖然在表面上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在對數據庫的訪問上是緊密相連的,各個模塊訪問的是同一個數據庫,只是所訪問的表不同。每個模塊的功能都是按照在調研中搜集的資料進行編排制作的。為了清晰、全面地介紹教師檔案管理系統各個功能模塊間的從屬關系,可參見圖1所示系統功能結構圖。

3、系統功能描述

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基本檔案管理。權限:系統同時提供給予教師和上級部門使用。教師僅查看本人檔案;上級部門可瀏覽、查找及管理所在權限范圍的所有教師檔案。數據表:履歷、學歷、職稱、職務、工資、黨團。功能:瀏覽、查找教師基本檔案信息等功能,可進行模糊查詢和精確查詢。動態(tài)管理:對教師信息可進行變動管理,對信息進行增、刪、改等操作。

(2)教學科研檔案管理。完成關于教師的教學及科研情況的管理和檢查工作,主要包括:教師教學完成情況記錄;教師科研完成情況記錄;教師教學成果管理:其中包括查詢、增加、統計等功能;教師科研成果管理:其中包括查詢、增加、統計等功能;完成教師各種獎勵情況的記錄。

(3)學習檔案管理。完成教師進修學習情況的管理和審核工作,主要包括:非學歷的進修管理,包括教師學習的申請、計劃、成績單、學習成果等上報功能,人事上級部門對材料的審核管理功能;技能培訓管理,包括教師對于參加各類業(yè)務培訓的計劃、總結、感想及結業(yè)證明和成績單的上傳功能,上級人事部門對此的審核管理功能等。

(4)社會活動檔案管理。完成關于教師在任教期間參與的社會活動情況的錄入及查看等功能。社會活動,就是某個人參加有關社會上各行各業(yè)或者某一個社會性質問題調查或走訪的活動,具有以社會為媒介的性質,包括扶貧、支教,其它公益活動等內容,其中包括活動形式、申報審批表、總結、感想、社會影響等方面的管理功能。

(5)評價檔案管理。完成教師各類教學、科研內容的評價檔案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督導、學生的評教材料,教學評估材料,各類教科研活動、學術交流、課題、論文等獲獎材料,以及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優(yōu)秀黨員、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等各類優(yōu)秀人員的申報表、評議表(評議結果為優(yōu)的評議表),實習期滿考核鑒定表,年度考核表以及懲處的相關文件資料等。此外,還可以根據新進教師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師個人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書(五年一個階段),定期對照、考核教師個人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實施情況等方面的管理。

(6)反思檔案管理。完成教師對教學、科研等任務活動后的反思檔案管理功能。包括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科研成果的自我評價,對他人給自己做出的評價結果的反思,在與同事對教學、科研等工作的交流中得出的有益結論,以及教師在各項工作中形成的計劃、總結等的管理。

(7)健康檔案管理。完成教師每年一次的健康體檢檔案管理功能。包括每次常規(guī)檢查的結果,主要是內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肝功能、乙肝五項、肺部X光片、血常規(guī)及尿常規(guī)化驗等內容;醫(yī)生對檢查結果所給出的治療建議;后續(xù)的特殊檢查的記錄;住院病情摘要及處治方案,包括所患疾病的名稱、住院時間、治療方案、治療效果、出院時間、出院小結等內容的管理。

4、系統業(yè)務流程分析

高校教師檔案總體規(guī)劃由人事部門人員在教師檔案管理系統中完成對運行所需的基本數據的維護,包括這些檔案內容的增加、修改及對各項數據的變動。在學期開始,對本學期的教學及科研任務制定情況錄入,學期末對教學及科研任務完成情況做信息錄入,以及評價及反思等內容錄入,期間可對其它信息進行錄入,如社會實踐活動、每年一次的體檢情況檔案報告等。系統同時記錄高校新進教師的基本信息檔案錄入以及對調離教師檔案信息的轉移和凍結。見圖2,系統業(yè)務流程圖。

篇4

一,我市交統系統的檔案狀況:

我糸統共有企業(yè)集團三家,事業(yè)單位十余家,檔案室17個,庫存檔案仍是傳統的紙質檔案,如何在10多家單位檔案室開展檔案信息化建設與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對于加大系統檔案信息資源開發(fā)力度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fā)展服務為社會公眾服務有著重要意義,也是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關鍵。下面就這方面的問題談談我的認識

二,什么是檔案信息化:

其內容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建設,檔案標準和規(guī)范建設,應用糸統建設及人才隊伍建設,只有研究它的內在聯系從而解決檔案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工作。作為一個本市較大的系統想做到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工作必須重點做好信息化的基礎工作,把本系統本單位的軟硬件等基本條件做好。在此基礎上進行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同時主要領導應高度重視檔案信息共享服務平臺的建設工作,分管領導精心組織對數據的收集網絡建設等重大問題進行統一部署,把系統內網絡連接數據轉換等技術工作做到位,加快平臺建設進程,在此基礎上實施和實現系統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才能全方面服務于糸統,服務與社會服務與民生

三,交通運輸管理系統檔案信息化的戰(zhàn)略構建

若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推動由技術和內容牽引向服務導向的戰(zhàn)略轉型是一項新的變革,也是步入一個以服務導向為主要特征的新的發(fā)展階段,實現服務優(yōu)先戰(zhàn)略,首先重點在全面完善方便人們的檔案利用體系,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探索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的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從面推動服務為生戰(zhàn)略的實施

四,實現系統內檔案信息化迫在眉睫

做到本系統內跨檔案室查閱,利用整合該系統各檔案室開放,能極大地方便系統及社會人員查閱檔案信息,檔案的利用率會極大的提高,所以在系統內建立一個區(qū)域性的數字檔案室已是檔案信息化發(fā)展的新取向,若提升交通系統的檔案管理水平,做為本市一個較大交通系統應積極謀劃和探索系統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服務的構建模式和實施方案,提升檔案資源數字化信息服務網絡化的水平。

五,領導重視才是實現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保證

寵大的系統檔案信息化建設,首先要領導重視,舍得花錢。只有領導與檔案部門形成共識,齊心協力讓共識成為共舉,才是實現系統范圍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基礎保證,六,為了檔案實現檔案信息化,作為檔案工作人員著重從下面幾個方面開始

1,將各檔案室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先把利用率較高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與組合,其中:包括檔案的基礎性整理,即退過系統化和編目工作,保持檔案的來源,時間,內容和形式上的固有聯系。

2。檔案的研究性整理,即通過編篆加工,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才能使信息價值得到提升。

3.加快信息化進程。主要有目錄信息數字化,檔案數字化的采集,檢索工具技術與多媒體信息技術撿索技術。盡快建立系統檔案門戶網站

六,先試點后推廣,首先從文書檔案開始

篇5

人事檔案涵蓋了經歷材料,學歷證明,獎罰證明等眾多重要資料,在管理過程中以安全保密為首要任務。交通運輸部門人員組成復雜,對檔案管理要做到分類準確,錄入及時。領導了解職員最有效客觀的途徑就是查閱檔案,根據記載敘述合理安排員工在適合的崗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幫助員工實現自身價值。當今社會發(fā)展迅速,各部門管理方式都順應市場經濟需求做出轉變,可人事檔案管理工作還沿用舊體制觀念,停滯原地沒有創(chuàng)新。舊理念下的工作流程費時費力,工作效率又不明顯,只注重保管安全,在查找分類過程都顯得繁瑣笨重。建設檔案管理數字化信息化,對提升團隊整體素質起著重要作用,實現這一建設沒救必須在舊體制上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

二、人事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優(yōu)點分析

(一)檔案信息化過程

通過掃描設備的拍攝將紙質的檔案信息包括圖片傳輸至計算機中,在對其進行處理,將模糊歪曲的檔案文件糾偏處理,至理想效果。再對卷宗信息進行統一錄庫,完場后由工作人員進行校對,確保無漏掃跳掃及錄入不準確問題后,將處理錄入文件兩個文件夾合成數據庫,轉換成PDF格式,完成后再次檢查文件數目,確保無誤后將數據掛入單位人事檔案管理軟件。需要進行查閱打印時無需再查找卷宗,只需在計算機上按年號名字輸入搜索即可,方便快捷,個別需要調動的檔案也可通過電腦直接傳輸。

(二)與辦公自動化之間實現資源的共享。

先進技術的應用使辦公桌更加簡明,各類計劃報表的堆放都由電腦存錄代替。傳統管理方式下檔案查閱都需要工作人員自行傳送,浪費時間效率也不高。資料信息化錄入后,這一過程就簡便了很多。利用交換機形成局域網絡,將各辦公室電腦相連,只需要運行相應編號就可查閱該計算機文件,高效的同時更不用擔心由外網進入的病毒對數據損害。

(三)信息化能夠實現檔案的快速檢索。

檢索一直是檔案共組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采用傳統的工作方式時,當我們需要某一份檔案時,必須依靠管理人員在卷宗上進行人工查找,這種工作方式不僅費力,而且效率也是偏低的。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索引建設,能夠快速精準的完成對檔案的查找,不僅僅可以對某個特定的檔案進行定位,而且能夠對一類或是多類檔案進行查找。只需要選擇模糊或者精確的方式就能夠查找到自己想要的檔案,這種檢索方式價值更高。

(四)減少二次信息添加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人事檔案并不是收集以后就完全不變的,隨著職工在工作崗位上的不同變化、不同的成績,檔案內容也會不斷的增加,也就是二次信息的添加。傳統模式下的二次信息添加與重新收集一次檔案所耗費的工作時間幾乎相同,工作效率低,不具有實效性。在實現信息化管理以后,管理者可以直接利用信息設備完成內容的添加,減少二次信息添加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三、人事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分析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工作上,這一原則同樣適用。要保證各項工作的協調開展,首先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依賴的、具有權威性的制度保障。規(guī)章制度,即是保證一項工作順利開展的依據,同時在當前也被認為是評價一項工作質量的重要標準。交通運輸部門也應當針對這項工作制定具體的規(guī)范制度,并將其嚴格的貫徹落實。制度的建立,總是與具體的工作相適應,具體到檔案管理工作上,這些制度應該包括:《收集整理制度》,明確收集的范圍和要求,確保檔案內容及時、完整、真實,能夠全面地反映一個人的情況;《安全保密制度》,保障人事檔案的安全,延長檔案的使用壽命;《調用轉遞制度》,明確調用的方式和方法,強調傳遞的流程和要求,以保證人事檔案的安全性和真實性。

(二)重視專業(yè)人才隊伍的培養(yǎng)建設

檔案管理工作實現信息化發(fā)展,不僅需要具備專業(yè)的檔案管理知識,而且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學操作技術。人事檔案的重要性決定了這項工作的開展具有嚴肅性,并不是隨意為之。工作流程、數據采集方法、軟件的選擇、安全維護等工作都必須按規(guī)定進行。如果工作人員僅僅具備檔案管理的知識,而不具備信息操作能力和技術,那么信息化管理同樣是難以實現的。要真正的實現信息化建設,部門內部必須重視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具有檔案管理知識與信息技術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并且,由于這項工作的特殊性,在選拔人才的過程中還必須重視作風、思想、態(tài)度等方面的鑒別,只有較高的思想素質與道德水平、責任意識才能確保這些員工掌握了專業(yè)技能以后是將其全心全意的用于其本職工作,不會出現泄露檔案資料、個人信息的情況。

(三)加強信息系統的規(guī)劃建設

人事檔案的信息化建設并不是孤立的,要想其真正的發(fā)揮信息化建設的價值和作用,必須在部門內部形成一個有效的信息系統。信息化的實現,是多個不同的模塊與不同的網絡架構交互作用的結果,其中既要涉及到多媒體技術,數據庫技術,還包括信息網絡安全技術。信息化建設其實就是將這些技術與設備系統整合的過程,具體來看:一方面要建設好人事檔案數據庫系統,實現檔案資料的信息化管理。利用計算機、掃描儀、照相機、錄像機等現代設備和現代技術,將傳統的檔案資料實現數字化、電子化,將紙質檔案資料包含的信息,輸入到文字信息數據庫;通過人事檔案數據庫系統的建立,及時收集、整理、歸檔個人各方面的最新信息,保證人事檔案信息的時效性、真實性、準確性、全面性,實現人力資源的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強管理系統的網絡化的建設,實現檔案材料的資源共享。利用網絡技術創(chuàng)新人事檔案工作的管理模式,通過統一的信息系統和標準規(guī)范的軟件,搭建便捷、安全的網絡平臺,實現檔案資料的資源共享,最大限度的提供優(yōu)質高效的人事檔案信息服務。

篇6

現在計算機管理廣泛應用于各類單位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各項管理活動中,電子文件以其快捷的辦公速度和傳遞速度逐步取代了紙質文件,如何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是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關鍵。

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

軟硬件基礎設施是檔案信息化建設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是檔案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和信息技術應用的基礎,而其核心是檔案信息網絡。它是檔案信息傳輸、交換和資源共享的必要手段。

(二)檔案信息資源建設

檔案信息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戰(zhàn)略資源之一,它的開發(fā)和利用是檔案信息化的核心任務,是檔案信息化建設取得實效的關鍵。

(三)檔案的標準和規(guī)范建設

標準規(guī)范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基礎之一,主要包括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檔案信息的資源標識、描述、存儲、查詢、交換、管理和使用等,逐步形成關于中國檔案信息化的標準規(guī)范體系。

(四)檔案信息化的應用系統建設

篇7

1.1試卷數量大,重視程度不夠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辦學規(guī)模逐步擴大,試卷檔案與日俱增,高校對教學檔案管理工作也日益重視。但是部分高校因為人員、資金等問題,并沒有對試卷檔案進行有效的管理。教育部門要評估時,臨時抱佛腳,組織人力進行整理歸檔。對試卷檔案保存不夠重視,造成很多教學檔案缺失。

1.2管理流程復雜,歸檔整理不及時

試卷管理包含教務管理部門、任課教師、審題人員等實體,各實體之間關系復雜,試卷管理過程繁瑣。目前沒有規(guī)范的試卷檔案管理流程,出現試卷管理過程混亂,試卷出題、批閱不規(guī)范,試卷附件資料回收不全,回收的試卷不能及時歸檔等問題。

1.3檔案存放混亂,后期管理困難

試卷檔案特點是數量巨大、類別復雜及周期性強。許多高校都有專門的檔案室,但沒有規(guī)范的分類和存放規(guī)則,試卷檔案存放混亂,查詢、復核比較困難。

2試卷檔案管理工作分析

試卷管理工作是教學管理中一項重要的常規(guī)工作。試卷管理工作中有教務管理人員、任課教師、審題人員、印刷人員、監(jiān)考人員、回收審核人員、入檔人員、日常管理人員參與。其中教務管理人員制定試卷模板,任課教師組織出題,審核人員對試題進行審核,審核完畢交由印刷人員印刷。正式考試時,監(jiān)考教師填寫考場記錄并提交試卷,由教務人員負責回收,并組織任課教師批閱試卷,回收批閱后的試卷、成績單及其考試附件材料。審核人員最終審核無誤組織入檔。

3試卷檔案管理系統需求分析

3.1系統性能分析

(1)實用性。試卷檔案管理系統開發(fā)以管理流程為依據,利用計算機強大的處理能力和高校優(yōu)越的校園網環(huán)境進行開發(fā)。(2)可靠性。系統以php+mysql作為開發(fā)環(huán)境,運行在Linux服務器環(huán)境下,因Linux開源免費及其與Php+Mysql良好兼容性特點,系統開發(fā)投入少,安全穩(wěn)定。(3)準確性和及時性。試卷檔案數量巨大,使用計算機進行系統化存儲、處理,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

3.2系統任務分析

試卷檔案管理系統需完成以下任務:①試題的在線提交、在線審核;②對教師提交的試卷進行管理;③考試安排;④試卷批閱通知;⑤批閱試卷及其試卷附件材料的提交審核;⑥試卷編號入檔;⑦對試卷的統計、查詢等操作;⑧數據的導入導出及報表打?。虎釘祿煸O計。

3.3系統用戶分析

系統用戶分權限管理,不同的用戶分配不同的權限,相同權限的用戶定義成同一角色,系統管理員對用戶的權限和角色進行定義、修改和刪除等操作。分為系統管理員、試卷審核員、任課教師、教務管理人員、檔案管理人員、數據庫管理員等。不同角色用戶登錄,具有相應的系統操作權限。

4系統設計

4.1總體設計

系統總體設計包含系統的硬件和軟件設計,硬件主要是系統運行的網絡和服務器環(huán)境。軟件主要是操作系統環(huán)境和軟件運行環(huán)境。高校檔案管理系統運行在校園網上,使用的服務器是IBM,操作系統使用Linux系統,開發(fā)環(huán)境使用Php+Mysql環(huán)境,系統開發(fā)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系統和數據的安全性。

4.2系統功能設計

系統功能模塊有:任課教師信息管理、試卷回收審核管理、用戶信息管理、試卷檔案信息管理、試卷檔案操作管理、考試安排管理、數據導入導出管理、報表管理、數據庫管理、系統管理等。

5系統實現

5.1總體實現思路

系統開發(fā)使用php語言與mysql數據庫,網頁制作過程使用html、css層疊樣式、Javascript等技術。實現過程充分考慮到系統的開發(fā)成本以及系統的安全性、實用性、先進性、可靠性等目標。開發(fā)過程中盡量做到代碼優(yōu)化以提高代碼的執(zhí)行效率。在滿足第三范式的基礎上,對數據表進行優(yōu)化,保證數據完整性,操作更加方便,查詢的執(zhí)行效率更高。

5.2實現流程

5.3系統相關模塊設計與實現

5.3.1權限管理模塊設計

試卷檔案管理系統模塊采用用戶組模式。用戶組設置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用戶組成員,同一用戶可以分配到不同的用戶組;另一方面是功能列表,可以設置用戶組的訪問權限,不同的用戶組,所看到的功能列表也不同,這樣可以使用戶的權限更加細化,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5.3.2系統功能菜單設計

系統的功能菜單根據當前登錄的用戶信息(通過SESSION),在數據庫中查找對應的權限。

5.3.3試卷檔案入庫管理

教師批改完試卷,網上填報成績并遞交紙質版成績單后,由教務管理人員(檔案入庫員)審核試卷和教學文檔是否齊全,在系統中做出標志。確認無誤后,點擊試卷入庫。系統會自動根據事先設置好的專業(yè)、年級、考試形式、存放檔案室的位置生成試卷檔案編號。

6結語

篇8

關鍵詞:學生檔案管理;數據庫設計;需求分析;客戶端/服務器模式

中圖分類號:TP3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35-2486-04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otan Teachers College Students'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

ADIL Gulam

(Department of Physics, Xinjiang's Hotan Teachers College, Hotan 848000, China)

Abstract: A new method of student's scores management system forHotan Teachers College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s scores management system ,we have made research on the distributional application system. many universities have been trying to develop an opened and distributed student's scores management system on their campus networks. In this paper, the optimum solutions on scores managemen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injiang special regions are discussed by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score management systems.

Key words: scores management system; database design; needs analysis; client/server model

1 引言

學生檔案管理系統是教育單位不可缺少的部分。一個功能齊全、簡單易用的學生檔案管理系統不但能有效地減輕學校各類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其內容對于學校的決策者和管理者來說也至關重要。所以學生檔案管理系統應該能夠為用戶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詢手段。但一直以來人們使用傳統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檔案、統計和查詢數據,這種管理方式存在著許多缺點,如:效率低,保密性差,人工大量浪費;另外時間一長,將產生大量的文件和數據,這對查找、更新和維護都帶來了不少困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和計算機科學日漸成熟,其強大的功能已為人們所深刻認識,它已進入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并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基于校園網的學生檔案管理系統完成后可以降低工作量,提高辦公效率,學生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都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查詢學生資料,而目前使分散的學生管理得到集中管理,這對減輕管理工作負擔,提高管理水平,實現學生管理的現代化、系統化、規(guī)范化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生檔案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在需求分析、系統分析的基礎上,對和田師專學生管理系統做出總體設計、詳細設計和程序設計,并進行系統測試。

2 需求分析

這個階段的任務是確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目標系統必須做什么”,主要是確定目標系統必須具備哪些功能。對于需求分析不僅是軟件定義時期的最后一個階段,而且是軟件開發(fā)期的第一個階段,也是關系到軟件開發(fā)成敗的關鍵步驟。只有通過需求分析才能把軟件功能和性能的總體概念描述為具體的軟件需求規(guī)格說明,從而奠定軟件開發(fā)的基礎。在本階段所研究的對象是軟件項目的用戶要求,且必須全面理解用戶的各項要求,但又不能全盤接受所有的要求。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對其中模糊的要求進行澄清,然后才能決定是否可以采納。而且準確地表達被接受的用戶要求,也是需求分析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只有經過確切描述的軟件需求才能成為軟件設計的基礎。

2.1 學生檔案管理系統的功能

學生檔案管理系統旨在提供一貫可以操作的,方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易于修改的輔助管理系統??紤]到我校校園網落的實際情況,本系統采用Visual Basic+SQL Server 2000 結構。

考慮到系統所要實現的功能以及系統的安全性,在用戶進入系統之前進行合法用戶檢測。所以系統中應該有一個用戶名和密碼檢測的模塊,當然與此相對應,還必須有操作員管理模塊,它必須能夠進行操作員的增加、刪除和修改,并且能夠進行授予相應的操作權限。系統中必須有一個默認的管理用戶,它在應用系統剛安裝好就能夠使用該用戶進入,該用戶能夠建立其他用戶。同時還必須有密碼修改的模塊。普通用戶能夠修改自己的密碼,但系統管理員用戶能夠修改所有的資料。

大中專學校的學生檔案管理內容十分豐富,工作繁多,所以本例規(guī)定開發(fā)的學生檔案管理系統只處理每學年的招生信息導入、新生學籍注冊、學生檔案管理和其它管理。

在招生信息導入管理方面提供的服務功能如下:

1) 導入新生的民族、籍貫、專業(yè)代碼;

2) 錄入院系信息和生成班級信息;

3) 導入招生數據和新生圖片;

4) 統計和清除新生數據;

5) 修改密碼。

在新生學籍注冊管理方面應提供的服務功能如下:

1) 新生入校學籍注冊;

2) 新生專業(yè)調整;

3) 新生統計與報表生成以及報表打印;

4) 修改密碼。

在學生檔案管理方面應提供的服務功能如下:

1) 錄入學生每學期的情況;

2) 生成學生鑒定表;

3) 生成回執(zhí)單;

4) 檔案查詢及打??;

5) 修改密碼。

學生檔案管理系統的直接用戶有學生、教師和教學管理員。管理員有權操縱數據庫的數據,進行添加、更新、刪除等操作。學生和教師一般只查詢信息。本校的各部門,教研室、學生幾乎有PC機,學校全部計算機已經連網。

2.2 學生管理主要工作流程分析

學生管理的各項工作之間有嚴格的順序性,這就要求在開發(fā)時對學生管理的業(yè)務流程有明確的了解。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運行管理是核心工作,就對運行工作中涉及的業(yè)務流程進行分析。具體的業(yè)務流程圖如圖3、圖4所示。

3系統設計

3.1 設計思路

基于C/S的學生檔案管理系統的設計是一個不斷改進和反饋的過程。圖8是進行基于C/S的學生檔案管理系統的設計思路圖。

1) 系統界定

首先必需對系統進行界定,即劃分系統的范圍,分析系統與其他系統之間的關系、系統與環(huán)境的關系。如圖5,這個過程產生對系統的一個清晰的描述,確定研究的問題。

2) 系統規(guī)劃、分析和方案設計

針對一個已經界定清楚的系統,下面的工作便是進行系統的規(guī)劃和分析及設計方案。在這個過程中,首先對系統進行規(guī)劃,進行了子系統的劃分和系統的實施計劃的設計,同時對系統進行分析,這些分析包括系統的特性和結構的分析、需求分析、系統的可行性分析等內容,系統規(guī)劃和分析經常交織在一起。另外,在這個階段還完成系統方案的設計和選擇工作。

3) 系統概要設計

系統概要設計主要是對系統業(yè)務進行流程分析,完成系統的特性設計以及系統的功能劃分和初步設計,并對系統具體結構和技術方案進行設計。

4) 系統詳細設計

系統詳細設計包括數據流的設計、數據庫的設計、系統模塊的詳細設計、界面設計、程序流程的設計等內容。

5) 代碼開發(fā)

代碼開發(fā)是按照詳細設計的要求進行代碼的編寫工作。

6) 系統測試

系統測試是在系統投入使用前,對系統的需求分析、設計規(guī)格說明和編碼的復審。

7) 系統修改、運行和維護

維護系統的運行,保證系統有效、可靠的運轉。

8) 系統評價和總結

對系統的完成和運行情況進行評價,總結系統開發(fā)過程中的得失,有些好的體會、思想和資源可以積累下來,并且這個過程還可以對系統的改進和再設計進行分析。實際上,以上這些過程并不要求嚴格按順序的,前后過程之間存在反饋,這些過程之間并不一定存在明顯的界限。

3.2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對上述各項功能進行集中、分塊,按照結構化程序設計的要求,學生檔案管理系統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幾大模塊:

1) 招生信息導入

新生數據和圖片導入、新生數據統計,輸入院系和班級信息,導入民族、專業(yè)、籍貫信息,查詢新生信息以及密碼管理等功能。

2) 新生學籍注冊

學籍注冊,分班,自動生成學號,圖片下載,手工輸入,調動學籍、學籍統計和查詢,打印個人信息表和統計表、密碼管理等功能。

3) 學生檔案管理

學生檔案查詢、統計、生成花名冊、打印個人信息表、打印學生證、打印花名冊、打印統計表、回執(zhí)單以及自定義表格打印

3.3 數據庫設計

進行數據庫的概念設計,首先必須選擇適當的數據模型。用于概念設計的數據模型既要有足夠的表達能力,可以表示各種類型的數據及其之間的聯系和語義,又要簡明易懂,能夠為非專業(yè)人員所接受??晒┻x擇的數據模型不少,比如各種語義數據模型、面向對象數據模型等,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E-R數據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data Model)。必須根據需求分析,確定E-R模型中的實體、聯系和屬性。

首先要確定學生檔案管理的實體,從前面章節(jié)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所有的活動都是以學生基本信息(Student)展開的,初步確定有以下實體:用戶(UserID)實體、專業(yè)代碼實體、地區(qū)代碼實體、民族代碼實體、院系代碼實體、政治面貌代碼實體、班級實體,其中專業(yè)代碼實體、地區(qū)代碼實體、民族代碼實體、院系代碼實體、政治面貌代碼實體、班級實體、完全依賴于設備實體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屬于弱實體的范疇。

其次要確定學生管理中各實體的鍵、屬性、屬性的數據類型及取值范圍。在確定實體的主鍵時,要確保這個主鍵可以唯一的標識這個實體。在概念模型的設計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對實體集合中每個實體有一個互不相同的學號,選擇這個學號作為實體集合的關鍵字。因此在學生基本信息實體中增加了學生學號這個屬性,這種增加學號屬性也是設計中常用的一種確定實體鍵的方式。在確定實體的屬性及其數據類型時,要考慮到系統的可擴展性以及特殊情況。在確定屬性代碼的時候,要避免同一概念數據模型中出現相同的屬性編碼,同時還要使人一目了然。在這里給出各實體的屬性和主鍵,以下劃線標識出主鍵。

學生基本信息實體:考號、學號、院系代碼、專業(yè)代碼、現在專業(yè)、班級編號、現在班級、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政治面貌編號、婚姻狀況、家庭出身、戶口性質、畢業(yè)中學、考生設備名稱特長、家庭地址、聯系電話、郵編、入學日期、高考成績、Picture.

專業(yè)代碼實體:專業(yè)代碼、專業(yè)代號、錄取專業(yè)、院系。

地區(qū)代碼實體:區(qū)號、籍貫。

民族代碼實體:民族代碼、民族。

院系代碼實體:院系代碼、院系、院系主任。

班級實體:班級編號、院系、錄取專業(yè)、班級、班主任。

用戶實體:用戶名、密碼、權限。

第三要確定實體之間的聯系。實體與實體之間的聯系除了一對一、一對多之外,還存在有多對多的形式。可以將聯合理解為構建于M:N聯系實體之間的一個橋梁,通過它將這個M:N聯系轉化為兩個1:N聯系。完成了學生檔案管理模塊的概念數據模型之后,可以用相同的步驟來完成系統中其他模塊的概念模型的設計,在這里就不一一贅述。

4 系統實現

系統的實現選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作為前臺開發(fā)工具。Visual Basic 是一套完整的開發(fā)工具,提供了企業(yè)級模板。系統采用多層結構設計,可以生成具有高度可伸縮性和靈活性的應用程序。使用Visual Basic架構開發(fā),生成可編程Exe窗體,Visual Basic界面與代碼相分離。

4.1用戶注冊與登錄模塊的實現

每個模塊的登陸界面以及密碼算法是統一的,但是所運行的模塊不同,所訪問的數據庫不同,因此登陸用戶身份以及密碼不同,如圖7。

4.2 招生信息導入模塊的實現

界面實際上是系統與用戶之間的接口,也是控制和選擇信息輸入輸出的主要途徑。界面設計規(guī)定界面的布局、風格、色彩等約定,界面設計應該堅持友好、簡單、實用、易于操作等的原則。

這個模塊的主要功能是,把招生的信息導入到招生數據庫中,以便于學生學籍注冊時使用。

4.3 學籍注冊模塊的實現

這個模塊的主要功能是,新生到校報名時,根據考號調用相關信息,并分班,同時自動生成學號后,保存到學生檔案數據庫中,以便于學生檔案管理時使用。

圖9 學籍注冊模塊的實現

4.4 學生檔案管理模塊的實現

這個模塊的主要功能是,輸入學生每學期獎懲情況、政治思想狀況、以及修改、查詢學生相關信息。打印院系學生花名冊、個人信息表、回執(zhí)單等,如圖10。

5 結束語

本論文結合和田師專學生檔案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研究了基于C/S的分布式應用系統原理、設計和實現的問題。首先,論文概述了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生檔案管理系統的應用背景,對學生檔案管理系統進行了需求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于C/S的分布式應用系統的解決方案。接著,論文對學生檔案管理系統的解決方案─基于C/S的分布式應用系統的結構和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從系統的角度對基于 C/S 的分布式系統的特性進行了分析。在論文中,結合筆者實際研究過程中的經驗,對基于 C/S 的分布式應用系統的設計方法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校園網的一些安全和復合密碼算法思想,并給出了基于 C/S 的分布式應用系統的設計流程。最后,論文對學生檔案管理系統進行了詳細設計和實現,重點分析了學生檔案管理系統的技術方案設計和應用平臺選擇、系統設計以及系統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王行言,俞盤祥.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8-153.

[2] 鄧亞平.計算機網絡安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284-287.

推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