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品av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_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_欧美老熟妇xb水多毛多

關于中秋的古詩句8篇

時間:2022-10-10 22:19:11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fā)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關于中秋的古詩句,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于中秋的古詩句

篇1

 

中秋節(jié)的主題活動方案1

 

一、活動背景

 

中秋節(jié)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家家吃團圓飯,品月餅,賞明月,到處洋溢歡樂喜慶氣氛。

 

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業(yè)主集聚的情形,不僅體現出小區(qū)大家庭般的和諧氛圍,進一步提升物業(yè)公司形象。

 

二、活動籌備

 

(一)活動主題

 

中秋佳節(jié),團圓新居

 

“新居”二字也可由開盤小區(qū)的名稱替代

 

(二)活動目的

 

1、以“中秋”這個眾所周知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為由頭,讓業(yè)主每逢中秋便會回憶起這次中秋活動的歡樂景象,印象良好。

 

2、通過這次文娛活動,增進物業(yè)與業(yè)主之間的和諧溝通與合作,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保持了兩者之間友好和諧的關系。

 

3、提升小區(qū)物業(yè)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樹立良好形象。

 

(三)活動形式

 

以“中秋”為主題的文娛活動,形式豐富多彩

 

(四)活動對象

 

入住小區(qū)的業(yè)主

 

(五)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晚

 

(六)活動地點

 

可選擇小區(qū)里寬闊的場地

 

三、前期準備

 

(一)前期造勢

 

1、交房時主動向業(yè)主提起此項活動,并熱情邀請業(yè)主的參加。

 

2、海報形式的宣傳。

 

3、宣傳單形式(選用)。

 

(二)活動的前期準備

 

1、活動前10天,宣傳動員會,確定活動主題、活動方式、娛樂節(jié)目、活動流程發(fā)到每名員工手中,這樣讓員工知道自己的任務,同時也可以明確告訴業(yè)主有什么亮點及娛樂項目,吸引業(yè)主的積極參與。

 

2、通過預熱把臺詞及文藝節(jié)目進行實戰(zhàn)演練,并總結問題再熟練、自然地運用。針對不同的工作設置專職主持人和會務人員負責。

 

3、活動現場的彩排及音響調試及布置。

 

4、安排專任布置場地。

 

5、活動前一天晚上,召開活動動員會,總結宣傳活動,明確活動現在的分工及出現意外情況的應急預案。

 

6、活動當中用到的禮品要在活動前3天到位,不要到活動開始那天,出現禮品不足或者不到位的問題。

 

7、尋找小區(qū)中有藝術特長的兒童,并進行邀請。

 

8、了解業(yè)主中是否有新婚夫婦,進行邀請,并可事先跟他們說好活動規(guī)則和安排。

 

(三)企劃準備

 

1、現場布置所需物品:橫幅、氣球等營造節(jié)日氣氛。

 

2、制作禮包,準備禮品。

 

3、畫出活動現場平面布置圖,事先演練。

 

四、活動設計

 

1、賞月,分發(fā)月餅,同時用心體會中秋主題意義,如有可能建議業(yè)主給家里的父母或者親人打電話,捎去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

 

2、簡單介紹關于中秋的來歷、意義等相關信息,可以讓業(yè)主們說出以前或者最難忘的一次過中秋的情形,與大家一起分享幸福和樂趣。

 

3、互動游戲:

 

(1)吟對與中秋有關的詩句。誰吟對的多,就贈送精美小禮品。

 

(2)吟唱歌曲,歌曲里帶"月"字,誰唱得好唱得多,贈送小禮品。

 

4、中秋"最棒家庭"競賽。可以進行拉唱節(jié)目,即歌唱帶“月”字的歌曲(或吟對與月有關的詩句或成語),邀請幾戶業(yè)主進行對抗,以所唱歌曲的多為勝,贈送禮品,其他參加的家庭也贈送小禮品。每組家庭只需贈送一份禮品。

 

5、安排小區(qū)中兒童的才藝表演,兒童表演一般都是觀眾愿意看到的節(jié)目。

 

6、相傳中秋之夜,靜沐月光,可使婦女懷孕。因此在一些地區(qū),逢中秋月夜,婦女會走出家門,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貴子,謂之“照月”。公司可以借鑒這個傳說,邀請新婚不久的夫妻上臺,恭祝早生貴子。

 

五、中期操作

 

1、現場布置:提前將現場根據預選描繪的現場平面圖加以包裝布置,安裝調試儀器,音響、活動時間等必須逐一落實。

 

2、統(tǒng)一著裝,員工提前到場,鼓舞士氣,熱身,調整到的精神狀態(tài);需要協調和強調的工作,嚴格按操作標準及分工進行。

 

3、保證禮品的到位

 

4、活動進行中,指揮人員根據活動中暴露的問題及時規(guī)范和調整各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提高活動質量。

 

六、后續(xù)活動

 

1、可以考慮編寫新聞報道,利用新聞媒體提高公司的形象。

 

2、公司領導對活動進行總結,發(fā)表簡短的說話。

 

中秋節(jié)的主題活動方案2

 

一、主題來源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幼兒已經有中秋節(jié)慶祝的體驗,對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開展中秋節(jié)慶?;顒?,更注重的是讓幼兒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各時各地不同的慶祝習俗,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jié)所特有的藝術性,如中秋節(jié)的歌曲、賀卡、動畫、精美的月餅盒等。

 

二、總體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并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

 

2、豐富幼兒的科普知識,了解“月食”現象,與影像知識。

 

3、了解中秋節(jié)的風俗,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時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三、主題開展時間

 

x月x日至x日為期一個周的“快樂中秋節(jié)”活動。

 

四、活動類型

 

1、聽一聽:聽一個關于月亮的傳說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節(jié)的由來》。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個月餅。

 

3、畫一畫:“小手畫月餅”,“月亮婆婆”,鼓勵幼兒以繪畫的方式設計月餅圖案。

 

4、讀一讀:學習朗讀一首中秋節(jié)的古詩或者宋詞。例如:唐詩《靜夜思》、《中秋夜》、宋詞《明月幾時有》等。

 

五、主題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1、中秋節(jié)前,各班教師和幼兒一起創(chuàng)設及渲染以“快樂中秋”為主題氣氛的環(huán)境。例如“團團圓圓慶中秋”圖文并茂的主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或者是關于“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故事”的圖文并茂資料或者“中秋詩詞”等等。

 

2、“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大班)

 

3、“慶中秋燈籠大匯演”親子制作比賽。(中班)

 

4、“慶中秋燈籠大匯演”作品展示。(小班)

 

5、舉辦小小作品展示“我設計的月餅圖案”。大班)

 

六、家園共育

 

1、建議家長給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jié)的古詩。

 

2、鼓勵家長幫助收集各種各樣的月餅盒、月餅禮品袋、中秋節(jié)賀卡、圖片、燈籠等資料創(chuàng)設班級環(huán)境。

 

七、分散活動的配合

 

1、陽光超市體驗——由家長帶領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月餅(放園后)。

 

2、自助餐——月餅品嘗大會(全體幼兒)。

 

3、創(chuàng)意月餅比賽、親子“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大班)

 

八、活動內容建議

 

(結合教學活動和區(qū)域活動來展開)

 

1、社會:《節(jié)日的街道》、《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傳說》、《大家一起吃月餅》、《一起過中秋》。

 

2、語言:《月亮的遐想》、兒歌:《我與月亮的對話》、《漂亮的月餅盒》、《月亮船》《各種各樣的月餅》、古詩《靜夜思》《月餅的味道》、《嫦娥奔月》、《明月幾時有》。

 

3、科學:《會變的月亮》、《月亮上面有點啥?》、小班《數月餅》、分類;大班統(tǒng)計《月餅品牌》、《月餅的生產廠家》、《等分月餅》。

 

4、藝術:《欣賞各種各樣的月餅盒包裝》、《設計月餅圖案》、《我為媽媽做燈籠》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月亮婆婆喜歡我》。

 

中秋的月兒圓圓、中秋的月餅香香,中秋的話兒甜甜,中秋的快樂多多……希望通過中秋節(jié)的系列主題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孩子學會分享、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吧。

 

中秋節(jié)的主題活動方案3

 

一、活動時間

 

9月_日-9月_日

 

二、活動主題

 

八喜同慶_燃情

 

三、活動內容

 

1、搶購一重喜:

 

活動期間每天上午9點到12點,數款情侶對戒和部分精美首飾按國慶酬賓特價999元發(fā)售,每人限購一款,12點后回復原價銷售。

 

2、紅包二重喜:

 

活動期間購買鉆飾滿1800元以上的顧客均可憑小票參加“紅包大驚喜”大抽獎活動,即可當場獲得抽取的紅包中卡片的現金,100%中獎,獎項設置如下:

 

一等獎:現金500元紅包,讓您找到撿錢的感覺。

 

二等獎:現金100元紅包,讓您買到超值的首飾。

 

三等獎:現金20元紅包,讓您省下回家的交通費。

 

3、尋寶三重喜:

 

來店顧客無論購買與否都可參加“中秋尋寶”活動,參與方法是在店內首飾標簽處尋找“中秋寶箱”字樣的卡片,憑卡片兌換寶物,寶物是價值388元18K項鏈一條,共免費送出五個寶物(數量可調整)。

 

4、復購四重喜:

 

如顧客以前在本店已經購買過珠寶首飾,則在活動期間再次購買鑲嵌類鉆石飾品“每1000元優(yōu)惠101元”的驚喜復購價。

 

5、團購五重喜:

 

如顧客與其親友在活動期間同一天一起購買鑲嵌類鉆飾,則可享受團購優(yōu)惠,優(yōu)惠辦法是兩人都可享受“購1000元即送100元現金”的特大優(yōu)惠。

 

6、新人六重喜:

 

凡購買鑲嵌類首飾2800元以上的新人憑購物發(fā)票即可獲得流行婚紗或新娘中式禮服一套(或指定婚紗影樓888元攝影券一張)。

 

7、返券七重喜:

 

凡購買即送100元現金券,現金券可下次購買鑲嵌類鉆飾或翡翠時沖抵現金。

 

8、中秋八重喜:

 

凡10月1日出生、身份證中有“101”(連號)、手機號碼中有數字“101”的顧客購買鉆飾1800元以上即優(yōu)惠101元(素金不參與優(yōu)惠活動)。

 

四、活動宣傳推廣策略

 

(1)9月1日、10月2日各刊登一期報紙廣告(1/8-1/4版),主題是《八喜同慶_燃情》,介紹所有促銷優(yōu)惠內容。

 

(2)印制活動宣傳頁2000份在9月8日起派發(fā)。

 

(3)在店內設活動宣傳的_展架或戶外噴繪,主題是《八喜同慶_燃情》,介紹所有促銷優(yōu)惠內容。

 

(4)9月7日起通知老顧客和會員參加活動。

篇2

一、有助教師研讀古詩文教材

一次在年級老師集體備課中,有老師對唐代詩人杜甫的詩《春夜喜雨》中“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兩句中,“花重”的“重”應該讀哪個聲調,產生了疑問。課文上沒有標明聲調,也沒有解釋,而我自己從讀書學習這首詩以來都是讀“zhòng”,意思理解為“雨后的花朵上有水,因而顯得沉重”,所以自然也是想著教讀“zhòng”。但是有老師提出疑問,說這個應讀“chóng”,原因是春天花開了很多的意思。我翻閱了一些有關資料發(fā)現沒有明確提到這個問題。后來在網上我看到了有關討論帖子:“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天亮了,看看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吧,嬌艷欲滴,整個錦官城已經變成了繁花簇擁的世界?!爸亍弊衷谶@里理解成“重重疊疊”更為恰當,因為只有重重疊疊的花朵才能成就錦官城繁花簇擁的景象。如果讀“zhòng”,“花重錦官城”就被解釋為錦官城里雨后的花瓣顯得格外的濕漉漉、沉甸甸。也就是說“花重”被理解為花的重量很大。而且,從平仄的角度來看,“重”字在這句詩里的位置應該是平聲,古人是非常講究詩歌的平仄的。更重要的是,詩歌講究意境,杜甫關于春夜“喜”雨的“喜”意不在于花瓣的沉重還是輕盈,而滿城鮮花怒放,正是詩人“喜”之所在。由此看來,“重”字在“花重錦官城”里應該念“chóng”,解釋為“重重疊疊”更為恰當。

通過網絡查找資料,教師可以迅速解決研讀文本時產生的疑問,尋求備課中難點問題的答案,直接獲取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同時,我們還會看到,網絡搜索提供了更豐富更全面的背景資料。

二、豐富古詩文課堂教學方法

開放、交互、自由的網絡使基于網絡的古詩文教學充滿了生機。在校園網建立主題學習網站,有利于學生健康有效地學習。

小學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古詩《寒食》,這一課是我利用網絡進行語文教學的一次嘗試。在課內的常規(guī)教學中,學生很興奮地表示我們之前還學過表示節(jié)日的古詩,如明代唐寅寫的關于元宵節(jié)的《元宵》,唐代詩人杜牧寫的關于清明節(jié)的《清明》,唐代詩人林杰寫的關于七夕節(jié)的《乞巧》等,對古詩中有沒有春節(jié)、中秋節(jié)等節(jié)日很感興趣。根據課文關于中國傳統(tǒng)知識性較強,為課外的拓展閱讀留下了較大的空間這一個特點,在第一課時學生學習的基礎上,我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為基礎制作成主題學習網站,進行了語文拓展閱讀的教學。我把古詩中豐富的描寫節(jié)日的古詩引入課堂,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嘗試自己學習、積累有關的詩句和知識。小學生是各種學習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對孩子今后的學習有重要的作用。四年級的小學生大部分都已經簡單學習過使用電腦上網了,現在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網絡學習顯得非常便捷。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將不斷提高。

三、拓展古詩文學習的時空

篇3

甲: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伴隨著熟悉的樂曲聲,紅領巾廣播站現在開始播音。 本期廣播站為您安排的是中秋節(jié)趣話專題欄目。

乙:歡迎你的收聽。

甲:我是_____

乙:我是_____。

甲:再過10天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在這里我們預祝全校師生中秋快樂,合家團圓,萬事如意!

乙:中秋節(jié)一直以來被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jié)日。人們常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秋時節(jié)對親人的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當一輪明月高高掛起的時刻。 甲:考考你,你知道為什么要叫中秋節(jié)呢?

乙:這個可不難,在我國,農歷的7、8、9三個月為秋季,農歷8月15——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正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

甲:那為什么有人又稱它團圓節(jié)呢?

乙:因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人們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甲:還真難不倒你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亮的圓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你知道哪些有關的詩詞嗎?

乙: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甲:你知道得可真多!那你知道有關中秋的傳說故事嗎?

乙:中秋節(jié)與元宵節(jié)和端午節(jié)并稱為我國三大傳統(tǒng)佳節(jié)。究中秋節(jié)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系。

甲:哇!還有神化故事呀!那你給我們講講吧!

乙:好!我給大家講一講“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一氣射下九個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王母娘娘也賜給了他一包長生藥,他把不死藥交給了自己的妻子——嫦娥珍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趁后羿不在家,他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在危急之時,嫦娥當機立斷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成為月亮中的神仙。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甲:聽完了如此凄美感人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關于中秋節(jié)的歌曲吧!

《花好月圓》

甲: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國外中秋節(jié)趣話吧!。

乙:中秋節(jié)并非中華民族所獨有,許多國家也有類似中國傳統(tǒng)習俗的形形的中秋節(jié),而且非常奇特有趣。泰國人將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稱為“祈月節(jié)”。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用甘蔗扎拱門,在拜月方桌上供奉觀音菩薩和八仙的圖像或塑像,八仙桌上的供品主要是壽桃而非月餅。

甲:日本人稱中秋節(jié)為“月圓節(jié)”,而且這樣的節(jié)日有兩個,除農歷八月十五日外,九月十三日也是。節(jié)日這天,成千上萬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抬著神龕到廟里去進香。孩子們還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裝飾家門,迎來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里,擺上瓜果、米團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賞月,聆聽老人講述關于月亮的神話。

乙:朝鮮的中秋節(jié)稱為“秋文節(jié)”,也叫“秋夕”、“嘉徘”。這一天,他們以松餅為節(jié)日食物,家家蒸食并互相饋送。松餅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內餡是豆沙、棗泥等,因蒸時墊有松毛而得名。到了晚上,一邊賞月,一邊進行拔河比賽、摔跤比賽,或者表演歌舞。年輕的姑娘們穿上色彩繽紛的節(jié)日盛裝,歡聚在大樹下做“布倫河”游戲(即蕩秋千)。

甲:伊朗稱中秋為“麥赫爾干節(jié)”。這天是伊朗太陽歷七月十六日。節(jié)日期間,人們都以品嘗各種豐收果實為樂,隆重的慶?;顒映掷m(xù)6天方才結束。

乙:老撾稱中秋節(jié)為“月福節(jié)”。每逢中秋節(jié)到來時,男女老少也有賞月的風俗。夜晚,青年男女翩翩起舞,通宵達旦。

甲:接下來我們再來談談中秋的習俗吧

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和爸爸媽媽一起賞月吃月餅呢!

乙:說到吃月餅,我口水都流出來了。那你知道我們如何在賞月、品嘗月餅的同時注意健康嗎?

甲:專家提示:月餅應與清茶搭配,清茶有助消化,又解油膩;若與汽水、可樂或果汁搭配,則不利健康。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即使是“無糖月餅”,仍然不能多吃。專家還指出,老年人和嬰幼兒消化能力較差,過多食用月餅會加重脾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等。而肥胖的人,一般都有潛在的糖、脂代謝異常和動脈硬化問題,也要像糖尿病人一樣,少吃月餅為宜。

乙:哦!謝謝你給我們講的的月餅健康吃法。相信大家會注意的。中秋佳節(jié)快來了,我們將要欣賞到皎潔的月光,品嘗到香甜的月餅,最后,我們再為老師、同學們送出祝福,怎么樣?

甲:好!請聽我們的美好祝福吧!

齊:送一個圓圓的餅,獻一顆圓圓的心,寄一份圓圓的情,圓一個圓圓的夢。祝老師和同學們中秋節(jié)快樂!

甲:時間過得真快,又到說再見的時候了。

乙:希望你們能喜歡我們的節(jié)目!

甲:最后讓我們在歌聲中說再見吧!

三、音樂欣賞

現在將為您送上的是一首由古詩改編的歌曲《水調歌頭》

播放《水調歌頭》

篇4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闔家團圓的好日子。中秋節(jié)對于全球華人來說,都是比較特殊的日子,民間也流傳著很多關于中秋節(jié)的傳說今天小編分享了2021年中秋節(jié)感悟心得模板五篇,希望能幫到你。

2021年中秋節(jié)感悟心得模板1今天是中秋節(jié),透過窗戶,我看見月亮從樓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樓頂時,似乎膽大了,一下子跳了出來,頓時,月光灑滿了大地。月光照在杜鵑花的葉子上,在地面就能看見影子。我呆呆的瞧著月亮,仿佛看見了正在砍桂花樹的吳剛,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我突然想起和爸爸賽詩的事,便請了媽媽做裁判,并給爸爸講了比賽規(guī)則:每人只能說帶有‘月‘字的詩,誰接不上就算誰輸。

比賽正式開始了。我一馬當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媽媽說:不行,這首詩太簡單,重背一首。我只好背起了《拜新月》: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爸爸說:你只會背這種短詩,看我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我不甘示弱,背起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背完,我還挑戰(zhàn)的看了爸爸一眼。爸爸沉思了一會,還是一個字也沒吐出,我的意極了,和媽媽一起數:5、4、3、2、1,時間到。天舒贏了。媽媽宣布。我高興的蹦起來,抬頭看了看月亮,嫦娥姐姐仿佛在沖我笑,祝賀我取得勝利。

下一次中秋節(jié)賞月時,一定還要來一次賽詩大會,我也一定要保持冠軍這個稱號!

中秋晚會上,你清甜的歌聲,直到現在還時不時在我耳畔縈回;我向你索要過好多次的宣傳櫥窗里你的畫,現在依然端放在我的寫字臺,澄清一方天地。

夜,早已來臨。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戶灑進各家的房屋里,照亮了人們的心房。就在這個時候,有多少人正與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在團圓的喜悅中吃著月餅,在月餅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輪圓圓的明月夜,早已來臨。

滿江紅。中秋寄遠辛棄疾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jié)。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fā)。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

今天,劉老師叫我們帶月餅,我很奇怪,我跑到鐘的面前,看見今天是八月十五日,原來今天是中秋節(jié)啊!怪不得劉老師要我們帶月餅呀。上課了,我把月餅拿出來,我看看同學的,又看看自己的,我們的月餅有的小巧玲瓏、有的很華麗、有的很別致。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佳節(jié),這個節(jié)是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之一,中秋節(jié)又稱仲秋節(jié)、秋節(jié)、團圓節(jié)、八月節(jié)等。中秋節(jié)素有全家團聚,品嘗月餅,吃酒賞月的風俗。

月亮圓了是中秋。你看!今天月圓了,天暗了,月亮揮了揮手,從山下走著貓步來到了天空。天空萬里無云,月光幽幽的,給黑色的天空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銀紗,若隱若現。

《步蟾宮中秋》原文去年掩冰輪皎。喜今歲、微陰俱掃。乾坤一片玉琉璃,怎算得、清光多少。無歌無酒癡頑老。對愁影、翻嫌分曉。天公元不負中秋,自把、中秋誤了。

《南鄉(xiāng)子中秋前一日飲趙信申》原文細雨弄中秋。雨歇煙霄玉鏡流。喚起佳人橫玉笛,凝眸。收拾光上小樓。爛醉拚扶頭。明日陰晴且漫愁。二十四橋何處是,悠悠。忍對嫦娥說舊游。

2021年中秋節(jié)感悟心得模板2終于又到了中秋,今年的中秋又和往年的中秋有什么不同呢?對于我來說,還真是沒有多大的不同;只不過是在人生中又增加了一份或許值得回憶和留戀的經歷罷了。

又是一年中秋月圓時,我在異鄉(xiāng)遙望故鄉(xiāng)的天空,遙望那一輪明月。

中秋之夜,坐在窗前,等待那一輪明月;人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這話果然不錯,月亮從東方天邊悄悄地露出笑臉,在幽藍的天幕中,如玉如盤;仰望天空,月光輕柔的灑向人間;月光映著一層層,一縷縷薄翼般的輕云,美妙極了!

夜空里大多的星星在明亮的月光下已經羞澀的閉上了眼睛,只有幾個調皮的小星星在遙遠的天際還眨著眼;一輪滿月微笑著注視著人間,她的笑容是那么溫和,那么祥瑞;大地好像一個熟睡的寶寶。

月,最是那一輪明月擾人心;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為這一輪明月高歌,惆悵和憧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而東坡的《水調歌頭》更是膾炙人口:“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睙o怪乎《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贝藭r,又一年的八月十五;無論身處何處,每當中秋月圓之時,每個人的心中最牽掛的就是那個家!

中秋的月亮,盡情的揮灑著銀色的月光;你看月亮靜靜地凝視著我的張望;多少個中秋之夜,我只能與月影為伴,望月興嘆。舉目思親,心中泛著一股無比的孤獨感。那份寂寞,那份心酸,就在這皎潔的月亮之下,一個人慢慢地咀嚼。如今,我望著明亮的秋月,看著淡藍的夜空,卻散落了一地的惆悵;曾經的月亮,曾經是那么的皎潔,那么的純凈,那么盡情的把月光灑給大地??扇缃瘢欠褚哺鷱那暗囊粯訂?腦海中浮現出一張張熟悉的面孔,親人,好友;今夜,你們在哪里?是否跟家人歡聚在一起?

故鄉(xiāng)的明月,在腦海里卻是那樣的清晰......

往事如風,轉眼間,我們都在長大;那些曾經的很熟悉的東西雖然在心里,但已經變得模糊了;曾經渴望過的中秋節(jié)已變得不怎么想過了;兒時的中秋就是那圓圓的月餅,還記得住兒時的光景。一到葡萄熟了,一到秋葉落下,兒時的我就想起了甜甜的月餅。月亮剛剛掛起來,我們兄弟兩個就迫不及待地吵著要吃月餅,歡笑聲中,爸爸在葡萄架下擺好小桌,桌上一個大盤子里放了夢寐以求的月餅,媽媽幸福地為我們分著月餅,一人一個。“我的甜!”,“我的更甜!”。月亮也仿佛聽懂了我們的笑聲,淺淺地掛在天上笑著。

小時候不懂什么叫團圓,中秋的晚飯也是心不在焉草草了事,唯獨吃月餅對我們來說是件大事!看著月亮奶奶會給我們講中秋的來歷,告訴我們中秋的傳統(tǒng),但最吸引我們的就是講嫦娥奔月的故事,講吳剛伐桂的故事。我不是似懂非懂,而是完全不懂,因為我只顧著吃我喜歡的月餅了。小時候,我喜歡中秋,但與月亮無關、與傳說無關,只與月餅有關。

而如今坐在窗前,點上一支煙,吐出一個個圓圓的煙圈;在煙圈里看著月亮,那淡淡的煙霧纏繞住過往的記憶;中秋的月光總讓人把思念寄予心上,那美麗的嫦娥,嬌小的月兔還有那芬芳的桂花樹依然在那獨自守望;秋風陣陣吹過,帶著些許的惆悵;我突然想起,我已經好多年沒有回家過中秋了,我們長大了,童趣收藏了,卻在懷念那一份輕松快樂。偶爾看著與當年的我們一樣大的孩童,會情不自禁的想起,想起這樣大的時候,我們也是如此的玩樂;那兒時的記憶深深地鐫刻在我的心里,帶著深深的留戀。

望著秋月,很想,看那星空一輪明月,灑下滿盤清輝;很想,看那月宮俏麗身影,葡萄架下細聽美麗傳說;望著秋月,剪一絲朦朧的惆悵,拾一縷淡淡的憂傷;讓纏綿許久的情感在靜靜地月圓之夜慢慢延長。望著秋月,一份牽掛,一段相思;月掛中天,說不盡人間喜怒哀樂,道不明悲歡離合。

秋風習習,敲打著塵封的門扣;中秋月圓,又是一個美好的時候,但愿將快樂凝聚成祈禱,讓傾瀉一地的月光溫情的送去我的祝福:中秋快樂!

2021年中秋節(jié)感悟心得模板3“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這是一個金秋的季節(jié),月滿西樓,分明的月光,洋洋灑灑地鋪了一地。四周可以聽見的也只剩下田中那偶爾的蟲鳴聲了。他靜靜地倚在床邊,若有所思地望著地板上的白霜。披上青袍,走進看時,方才察覺到那是月光。望著那雕欄外那分明的明月,似乎明月也在望著他。觸景不禁生情,他想起了遠方的親人:父親安好?母親何在?……“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樣,一首響徹千古的思鄉(xiāng)之曲,應月而生。

皓月千里,浮煙一空,又一個中秋之夜。他一襲白衣,風度翩翩,卻又愁腸滿腹地危坐桌前。案上文房四寶,一盞油燈在秋風中搖搖曳曳。他好似從窗外依稀如故的圓月里捕捉到了些什么――愁眉稍稍舒展了些,緩緩地提起筆,接著就是疾書——“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桂花飄香四溢,天空中懸著一輪皎潔的明月。花間酒一壺,他獨飲著。靜靜的花苑中他獨飲著。孤獨與寒意不時向他襲來——月光亮得喜人,對著秋月,他舞起劍來――以驅抵不勝的孤獨與寒意。醉了,這一晚他喝得酊酩大醉——他甚至對著月亮說:“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p>

秋月揚明輝,他淋浴著盈盈月光,登上長安城,遠望。玉關告急,長安征壯丁,然而,伴著秋風,也是撩人愁緒的,月朗風清,風送砧聲,他似乎感到聲聲懷念玉關征人的深情。子夜了,但砧聲不止,月也圓得出奇。他不禁由而感發(fā)——“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p>

在六朝金粉,隨代笙歌匯聚而成的大唐盛世,與秋月為伴的李白是一個傳奇,一個神話。他胸懷大志,腳踏長安,在天子腳下寫下了屬于他的傳奇?!熬迫牒滥c,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就半個盛唐。”好一個桀驁不馴的與月為伴的李白!“力士脫靴,貴妃研磨”,你無奈地書寫著“金玉其外,敗玉其中”的大唐宮廷艷曲。終于有一天,火山噴涌而起:“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你又拂袖而去,散發(fā)弄舟,留下了一個亙古流傳的與月為伴的神話。

2021年中秋節(jié)感悟心得模板4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而中秋節(ji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賞月、吃月餅都是必不可少的事。

瞧!我們家早早地在陽臺擺設了一個宴席,上面有月餅、橘子、蘋果等等。我們邊吃邊等著天暗下來……

終于夜幕降臨了,我看到一個明亮的月亮從山坡上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的穿過一個一個輕煙似的白云,向上升著、升著,突然,就在一剎那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淺了,然后又變白了,白了!它傲然地、高高地升起來了。圓園的、亮亮的,它是那樣的可愛、那樣的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看著這潔白的月亮,引起了我的想象。嫦娥偷吃了仙藥,正在寂寞的廣寒宮里守著夜;吳鋼正在月亮里砍桂花樹,我多么想去陪寂寞的嫦娥啊,又多么想去幫助吳鋼砍桂花樹,而且還想去逗一逗正在搗藥的小玉兔呢。

這個中秋的夜晚,我們一家一邊賞月,一邊吃著香甜的月餅,真幸福。

《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這首詩寫得非常好,字里行間透露著詩人豐富的情感,我們先共同閱讀這首詩的原文是如何的?!豆旁娛攀酌髟潞勿ā吩拿髟潞勿?,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托须m云樂,不如早旋歸……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中秋前夕,人們都盡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jié)”。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著過節(jié)。春節(jié)和中秋是家鄉(xiāng)最受重視的兩個節(jié)日?;蛟S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jié)時家里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jié)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

夜,中秋節(jié)的夜,應該是月明風清的月圓之夜。可是,窗外現在是烏云密布,打著雷,吹著風,下著雨一,正如我此時此刻的心情一樣。站在窗前,感受著迎面而來的風,心中不禁蕩起一股淡淡的憂傷,而這股淡淡的憂傷卻夾雜著濃濃的思念之情,憑。。。

中秋節(jié)是我國一個歷史悠久、意蘊深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傳說,在春秋時期,帝王就開始祭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開始效仿,漸漸傳入民間。據《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毕υ拢褪羌涝?。中秋節(jié)是代表思念與團圓的節(jié)日。

中秋節(jié),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jié)之一,過節(jié)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jié)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著過節(jié)。春節(jié)和中秋是家鄉(xiāng)最受重視的兩個節(jié)日?;蛟S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jié)時家里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jié)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

中秋節(jié)作文燈亮了、心暗了……不知從什么時候和父母的距離有這么遠,而且真的真的好遠好遠!又是一年中秋節(jié),萬家燈火,喜笑顏開,家人團聚的場景似乎很常見,但是,對我來說那只是一種奢望!望著天上發(fā)著淡淡光芒的月亮,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2021年中秋節(jié)感悟心得模板5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tài)。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說。云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愿隨月在云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愿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fā)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fā)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fā)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臺灣的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么,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征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仿佛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云霧環(huán)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篇5

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飲食者類型

一、宮廷、貴族飲食

任何社會,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就是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作為統(tǒng)治階級,封建帝王不僅將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強加于其統(tǒng)治下的臣民,以示自己的至高無上,而且同時還要將自己的日常生活行為方式標新立異,以示自己的絕對權威。這樣作為飲食行為,也就無不滲透著統(tǒng)治者的思想和意識,表現出其修養(yǎng)和愛好,這樣,就形成了具有獨特特點的宮廷飲食。

首先,宮廷飲食的特點是選料嚴格,用料嚴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帝王權力的無限擴大,使其薈萃了天下技藝高超的廚師,也擁有了人間所有的珍稀原料。如早在周代,帝王宮廷就已有職責分得細密而又繁瑣的專人負責皇帝的飲食,《周禮注疏·天官冢宰》中主有“膳夫、庖人、外饔、亨人、甸師、獸人、漁人、臘人、食醫(yī)、疾醫(yī)、瘍醫(yī)、酒正、酒人、凌人、籩人、醯人、鹽人”等條目,目下分述職掌范圍。這么多的專職人員,可以想見當時飲食選材備料的嚴格。不僅選料嚴格,而且用料精細。早在周代,統(tǒng)治者就食用“八珍”,而越到后來,統(tǒng)治者的飲食越精細、珍貴。如信修明在《宮廷瑣記》中記錄的慈禧太后的一個食單,其中僅燕窩的菜肴就有六味:燕窩雞皮魚丸子、燕窩萬字全銀鴨子、燕窩壽字五柳雞絲、燕窩無字白鴨絲、燕窩疆字口蘑鴨湯、燕窩炒爐雞絲。

其次,烹飪精細。一統(tǒng)天下的政治勢力,為統(tǒng)治者提供了享用各種珍美飲食的可能性,也要求宮廷飲食在烹飪上要盡量精細;而單調無聊的宮廷生活,又使歷代帝王多數都比較體弱,這就又要求其在飲食的加工制作上更加精細。如清宮中的“清湯虎丹”一個菜,原料要求選用小興安嶺雄虎的,其狀有小碗口大小,制作時先在微開不沸的雞湯中煮三個小時,然后小心地剝皮去膜,將其放入調有佐料的汁水中腌漬透徹,再用專門特制的鋼刀、銀刀平片成紙一樣的薄片,在盤中擺成牡丹花的形狀,佐以蒜泥、香菜末而食。由此可見烹飪的精細。

再次,花色品種繁雜多樣。慈禧的“女官”德齡所著的《御香飄渺錄》中說,慈禧僅在從北京至奉天的火車上,臨時的“御膳房”就占四節(jié)車箱,上有“爐灶五十座”,“廚子下手五十人”,每餐總“共備正菜一百種”,同時還要供“糕點、水果、糧食、干果等亦一百種”,因為“太后或皇后每一次正餐必須齊齊整整的端上一百碗不同的菜來”。除了正餐,“還有兩次小吃”,“每次小吃,至少也有二十碗菜,平??傇谒奈迨胱笥?rdquo;,而所有這些菜肴,都是不能重復的,由此可以想象宮廷飲食花色品種的繁多。

宮廷飲食規(guī)模的龐大、種類的繁雜、選料的珍貴及廚役的眾多,必然帶來人力、物力和財力上極大的鋪張浪費。

官府貴族飲食,雖沒有宮廷飲食的鋪張、刻板和奢侈,但也是競相斗富,多有講究“芳飪標奇”,“庖膳窮水陸之珍”的特點。

貴族飲食以孔府菜和譚家菜最為著名。孔府歷代都設有專門的內廚和外廚。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其形成了飲美、注重營養(yǎng)、風味獨特的飲食菜肴。這無異是孔老夫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祖訓的影響。

孔府宴的另一個特點,是無論菜名,還是食器,都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如“玉帶蝦仁”表明了孔府地位的尊榮。在食器上,除了特意制作了一些富于藝術造型的食具外,還鐫刻了與器形相應的古詩句,如在琵琶形碗上鐫有“碧紗待月春調珍,紅袖添香夜讀書”。所有這些,都傳達了天下第一食府飲食的文化品位。

另一久負盛名、保存完整的貴族飲食,當屬譚家菜。譚家祖籍廣東,又久居北京,故其肴饌集南北烹飪之大成,既屬廣東系列,又有濃郁的北京風味,在清末民初的北京享有很高聲譽。譚家菜的主要特點是選材用料范圍廣泛,制作技藝奇異巧妙,而尤以烹飪各種海味為著。譚家菜的主要制作要領是調味講究原料的原汁原味,以甜提鮮,以咸引香;講究下料狠,火候足,故菜肴烹時易于軟爛,入口口感好,易于消化;選料加工比較精細,烹飪方法上常用燒、火靠、燴、燜、蒸、扒、煎、烤諸法。貴族飲食在長期的發(fā)展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風格和極具個性化的制作方法。

二、市井、百姓飲食

市井飲食是隨城市貿易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所以其首先是在大、中、小城市、州府、商埠以及各水陸交通要道發(fā)展起來的,這些地方發(fā)達的經濟、便利的交通、云集的商賈、眾多的市民,以及南來北往的食物原料、四通八達的信息交流,都為市井飲食的發(fā)展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如唐代的洛陽和長安、兩宋的汴京、臨安、清代的北京,都匯集了當時的飲品。

市井飲食技法各樣、品種繁多的特點。如《夢粱錄》中記有南宋臨安當時的各種熟食839種。而烹飪方法上,僅《夢粱錄》所錄就有蒸、煮、熬、釀、煎、炸、焙、炒、燠、炙、鲊、脯、臘、燒、凍、醬、焐、火鳥十九類,而每一類下又有若干種。當時飲食不僅滿足不同階層人士的飲食需要,還考慮到不同時間的飲食需要。因為市井飲食的對象主要是當時的坐賈行商、販夫走卒,而這些人來去匆匆,行止不定,所以隨來隨吃、攜帶方便的各種大眾化小吃便極受歡迎。

中國老百姓日常家居所烹飪的肴饌,即民間菜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淵源,多少豪宴盛饌,如追本溯源,當初皆源于民間菜肴。民間飲食首先是取材方便隨意。或入山林采鮮菇嫩葉、捕飛禽走獸,或就河湖網魚鱉蟹蝦、撈蓮子菱藕,或居家烹宰牛羊豬狗雞鵝鴨,或下地擇禾黍麥粱野菜地瓜,隨見隨取、隨食隨用。選材的方便隨意,必然帶來制作方法的簡單易行,一般是因材施烹,煎炒蒸煮、燒燴拌泡、脯臘漬燉,皆因時因地。如北方常見的玉米,成熟后可以磨成面粉、烙成餅、蒸成饃、壓成面、熬成粥、糝成飯、也可以用整顆粒的炒了吃,也可以連棒煮食、烤食。民間菜的日常食用性和各地口味的差異性,決定了民間菜的味道以適口實惠、樸實無華為特點,任何菜肴,只要首先能夠滿足人生理的需要,就成為了“美味佳肴”。清代鄭板橋在其家書中描繪了自己對日常飲食的感悟:天寒冰凍時,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暇日咽碎米餅,煮糊涂粥,雙手捧碗,縮頸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嗟乎!嗟呼!吾其長為農夫以沒世乎!

如此寒酸清苦的飲食,竟如此美妙,就是因為它能夠滿足人的基本需求。

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琴棋書畫

笛子、二胡、古箏、蕭、鼓、古琴、琵琶?!盾岳蚧ā贰⑹竺?《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中國象棋、中國圍棋,對弈、棋子、棋盤;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寶(毛筆、墨、硯臺、宣紙)、木版水印、甲骨文、鐘鼎文、漢代竹簡、豎排線裝書;國畫、山水畫、寫意畫;敦煌壁畫;八駿圖、太極圖(太極)

傳統(tǒng)文學

主要是指詩詞曲賦。

《詩經》[2]、《漢樂府》、《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四大名著(《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傳統(tǒng)節(jié)日

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漢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近50個。如下是15個主要節(jié)日:春節(jié)、上元節(jié)(元宵節(jié))、花朝節(jié)(花神節(jié))、上巳節(jié)(女兒節(jié))、寒食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中元節(jié)(鬼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冬至節(jié)、臘八節(jié)、祭灶日(小年)、除夕。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3]。

中國戲劇

京劇、秦腔、潮劇、昆曲、湘劇、豫劇、曲劇、二人轉、河北梆子、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臉譜。

中國建筑

長城、牌坊、園林、寺院、鐘、塔、廟宇、亭臺樓閣、井、石獅、民宅、秦磚漢瓦、兵馬俑、故宮

傳統(tǒng)中醫(yī)

中醫(yī)、中藥、《黃帝內經》、《針灸甲乙經》、《脈經》、《本草綱目》、《千金方》《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

民風民俗

民間工藝:潮繡、剪紙、風箏、中國織繡(刺繡等)、中國結、泥人、面人、面塑、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云圖案、鳳眼、千層底、檐、鷲[4]。

衣冠服飾

始于黃帝,備于堯舜,各朝代形制不同的古裝、到現代的漢服、受其他民族影響的中山裝、唐裝、旗袍,各少數民族服飾、各類傳統(tǒng)及現代的佩飾、鞋、帽等。

看了“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還看了:

1.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禮儀

2.中國傳統(tǒng)文化心得體會3篇

3.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5篇

4.我國傳統(tǒng)文化精選5篇

5.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簡介

篇6

關鍵詞 功能對等 唐詩 不可譯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7.03.010

Abstract Tang Poems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on the issue of untranslatability of Tang poem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Because of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will be some lost in the progr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Untranslatability surely exists, but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ang poems is feasible.

Keyword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ang poems; untranslatability

0 引言

詩歌在中國源遠流長。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古詩是了解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詩的翻譯不僅意味著是中外語言之間的一種交換,還意味著是對中國文化傳播的促進。許多中外讀者會發(fā)現翻譯過來的唐詩很難懂,并且會逐漸失去閱讀的興趣。為了幫助外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及減少唐詩翻譯的局限,找到一個有效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1 唐詩和功能對等理論

一談到唐詩的翻譯時,我們首先會想到“信、達、雅”三字和創(chuàng)立了“三美”原則的許淵沖先生。對于唐詩的翻譯,國內外學者中一直存在爭議。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為翻譯這個領域注入新鮮血液。他將翻譯定義為“翻譯是用接受語再現源語信息的最接近的自然的相當信息,首先就意義而言,其次就風格而言?!保芜_,1993: 117-118)。該理論要求翻譯文本的讀者能和原文本的讀者能有相同的回應。許多學者努力嘗試著用奈達的理論來進行唐詩翻譯。但是,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更側重與意譯,更加強調文章的意思而不是格式。所以在翻譯中會存在局限,這種局限也被稱之為不可譯性。

2 唐詩的不可譯性

可譯與不可譯是一個古老的悖論。唐詩的可譯性與不可譯性,在翻譯領域一直受到各家學者的爭論。一些學者堅持唐詩的翻譯雖然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在翻譯過程中還是可行的。然而,另一些學者認為唐詩是不可譯的。在筆者看來,對于唐詩的翻譯我們沒有絕對的可譯,但也應承認唐詩翻譯的局限性。其實,翻譯可以被看作是語言的轉化,是把一種讀者相對來說不那么熟悉的表達方式轉換為對他們來說比較熟悉容且符合他們表達習慣的方式的過程。而譯者主要應該向讀者傳達文本的精神和意義。

2.1 語言角度

唐詩有著豐富的內容,動人的意境,和諧的韻律和完美的形式。其獨特的語言魅力吸引了大量國內外讀者的關注。但也恰恰是因為語言,反而成為了唐詩翻譯的一大局限。

2.1.1 押韻

唐詩不僅文體嚴格,并且還強調韻律。平上去入四種發(fā)音使得唐詩讀起砝爬派峽凇T諤剖翻譯的過程中,關于押韻這個問題一直被學者們所探討,但是仍未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我們來看看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絕《獨坐敬亭山》的英文翻譯:

All birds have flown away, so high;

A lonely cloud drifts on, so free.

We are not tired, the Peak and I,

Neither I of him, nor he of me.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在這首詩中,第二、第三和第四句的最后一個字,押的是an這個韻。押韻是唐詩的最大特點之一。雖然押韻在西方的詩歌中也存在,但是這兩種韻是完全不同的,想要通過英語翻譯出唐詩中的押韻是有一定難度的。

2.1.2 雙關語

與平上去入相關的另一個現象是雙關語。在漢語里,有許多具有相同聲調但含義不同的漢字。但是英文中卻沒有與之對應的單詞。因此,雙關語是譯者翻譯中要處理的另一個困難的方面。例如:

The west is veiled in rain, the east enjoys sunshine,

My gallant is as deep in love as the day is fine.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在這句詩里,“晴”與“情”諧音,一語雙關,表面上寫天氣“晴”,但是又表達出內心的“情”。雖然譯文表達出了原詩的意思,達到了功能對等的目的,但是雙關卻沒有從中體現出來。

2.1.3 對仗

對仗也是唐詩中的一大亮點,它是把相同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詩句中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相互映襯的狀態(tài),從而使語句更具韻味。例如: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a wreath of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從中文翻譯來看,m然詩的意思表達得很清楚,也做到了功能對等,但是如“日照”和“遙看”等對仗都沒有顯示出來。

2.2 文化角度

2.2.1 典故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同時也映射出文化,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為了達到翻譯過程中的功能對等,我們必須把源語中關于文化的方面考慮在內,尤其是文本的深層含義。以《錦瑟》為例:

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

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在這兩句話里,有兩個典故。如果譯者從功能對等理論角度來翻譯這兩句話,是無法用簡潔的句子來解釋“莊生曉夢”和“望帝春心”這兩個典故的。

2.2.2 情感

詩歌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詩歌所包含的情感會從字里行間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詩人的情感是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譯者在翻譯時傳達出詩人的情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

Straight lonely smoke rises in the desert,

Grand long river reflects the round sun sets.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國外的一些讀者可能會發(fā)現這句話很難理解。為什么在沙漠中會出現煙呢?實際上,它揭示了壯闊雄奇的塞外之美,透露出一股蒼涼、雄渾的意境。

2.2.3 傳統(tǒng)習俗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并且會伴隨各種傳統(tǒng)習俗。大多數外國人只知道幾個著名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和中秋節(jié)等。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為例:

All alone in a foreign land,

I am twice as homesick on this day

When brothers carry dogwood up the mountain,

Each of them a branch―and my branch missing.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如果讀者不知道重陽節(jié)和該節(jié)日的各種習俗,那么這首詩所表達情感對于他們來說是很難理解的。

2.3 專有名詞角度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專有名詞在英文中是無法找到對應的單詞的。

2.3.1 地理名稱

以《出塞》為例:

The Moon and the wall has not changed from dynasty to dynasty,

But nobody has returned from the crusade.

As long as the General defends the strong hold,

Invaders will never occupy our territory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p>

中國的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在唐詩中有一些生僻地名,甚至有些地名不是在今天使用的。在上面這首詩中,“龍城”,“陰山”這兩個地名甚至沒有在今天的中國使用。有些中國讀者都不知道這個地名,更不用說外國讀者了。

2.3.2 量詞

量詞在唐詩中的使用也很頻繁,會產生不同的修辭效果,如夸張和對比。唐詩中較為常見的量詞是是“三”。以大詩人李白的《秋浦歌》為例,

The hoary hair is ten miles long,

Because the sorrows are as long.

In mirror, no one knows at all,

Where came on head the frost of fall?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這首詩中的“三”是泛指多數,并不是真的指三千丈這個數字?!叭钡暮x中國人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外國讀者卻不是。在這里,譯者將“三千丈”翻譯成“The hoary hair is ten miles long,”雖然兩者具有相同的含義,原詩的意境卻在翻譯中丟失。

3 唐詩的不可譯性的補償

在筆者看來,唐詩不可譯性的原因主要可分為兩個部分,即語言不可譯性和文化不可譯性。因此,為了盡可能的達到源語與目的語之間各方面的對等,我們在翻譯過程中可以使用一些補償手段。

3.1 添加注釋

從讀者的角度來看,消除唐詩的不可譯性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添加注釋。注釋其實是對譯文的一種補充,它是譯文的延伸。例如,

One night by riverside I bade a friend goodbye;

In maple leaves and rushes autumn seemed to sigh.

My friend and I dismounted and came into boat;

We wished to drink but there was no music afloat.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如果外國讀者讀這首詩時,他或許會迷惑,為什么他們喝酒時需要音樂?其實,這是古時候的一個傳統(tǒng)習俗。古代文人墨客在送客時,一般會在飲酒時,以音樂助興。所以,像這種無法在詩中翻譯出的內容,可以采取添加注釋的方法來進行解釋。

3.2 多版本翻譯

盡管許多唐詩中的內容在唐詩英譯的過程中翻譯起來比較困難,但是世界各地仍有許多學者在努力翻譯唐詩,并且會有各種不同的版本。一般會有兩種不同的翻譯方式:語義翻譯和如實翻譯。就以《靜夜思》為例,這里有兩種版本的譯文。

版本一:

Moonlight before my bed,

Could it be frost instead?

Head up, I watch the moon,

Head down, I think of home.

版本二:

A pool of moonlight before the bed,

Took it to be frost on the ground.

Raised my head to gaze at the moon,

And lowered it to think of home.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e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這兩種不同的翻譯版本側重于不同的方面。第一個翻譯版本更多地強調唐詩的形式,而第二個翻譯版本則側重于這首詩的含義。而這兩種形式都有他們各自的優(yōu)點和缺點。同時,這兩種不同的形式也可以相互補償。一種可以表達出唐詩的思想感情,另一種則展現出唐詩獨特的結構,這將有助于保護和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在價值。

4 結語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不同國家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這大大加強了彼此之間的相互了解。如果我們在翻譯過程中從跨文化的角度來看,或許會在唐詩翻譯方面得到一些新的啟示。在翻譯過程中,多版本的翻譯以及添加注釋可以被視為唐詩英譯的最佳方法。不僅有助于更好的調整我們翻譯唐詩的目的,亦可提高國內外的翻譯水平。

參考文獻

[1] Nida,Eugene A.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17-118.

[2] 劉重德.文學翻譯十講[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1.

推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