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研究》雜志論文投稿要求:
Ⅰ、來稿應說明研究問題的切入點、創(chuàng)新點;引用他人的成果,須注明出處;引證不能用來構成本人論文的主要或實質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變相重復發(fā)表。
Ⅱ、正文中的文獻號碼,請寫于引用處的右上角,用方括號。引用文獻一般不超過20篇。引文必須準確,與原始書刊資料核對無訛誤。
Ⅲ、摘要與關鍵詞:摘要為論文內(nèi)容的高度濃縮和準確簡潔的摘錄,應寫得簡明扼要,篇幅要短,關鍵詞可選取論文中起關鍵作用,最能說明問題、代表中心內(nèi)容特征的最有意義的單詞或詞組3至5個。
Ⅳ、來稿須注明未一稿兩投,曾在其他公開雜志以摘要或簡報形式發(fā)表者不在此限。
Ⅴ、圖表:一般采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注。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
VI、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原始文獻。一般論著不超過15條,綜述不超過20條。
VII、非直接引文注釋,注釋前應加“參見”;非引用原始資料時,應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關信息,再以“轉引自”為引領詞注明轉引之文獻詳細信息。
VIII、作者信息(另頁):姓名、單位、學歷、職稱、職務、研究方向、通訊地址、聯(lián)系電話、電子郵箱。
IX、基金項目(有則加項):獲得基金資助產(chǎn)出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括號內(nèi)注明其項目編號。
X、文章題名要求簡明、具體、新穎,中文題名不得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并有英文翻譯。
雜志發(fā)文主題分析如下:
機構名稱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首都師范大學 | 77 | 詩歌;詩學;詩經(jīng);《詩經(jīng)》;詩歌... |
山東大學 | 27 | 生平;詩歌;交游;神韻;詩文 |
北京大學 | 19 | 詩歌;詩學;游戲;游戲法;寓言 |
北京師范大學 | 19 | 詩歌;宋詩;唐宋;隱喻;語境 |
清華大學 | 15 | 句式;詩論;疏證;七言;七言詩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11 | 詩歌;詩經(jīng);文學;《詩經(jīng)》;詞學 |
北京語言大學 | 11 | 道觀;詩歌;文道;文道觀;理學 |
南京大學 | 10 | 身份;詩歌;讀書;閱讀史;知音 |
復旦大學 | 10 | 詩派;杜甫;音樂;音樂關系;音聲 |
四川大學 | 8 | 佛教;酬唱;遺民;隱逸;隱逸文化 |
雜志往期論文摘錄展示
中國早期詩歌與“寺”之關系
為《楚辭·大招》“四上競氣”進一解
《漢書·藝文志·詩賦略序》賦源論新探
“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釋論——《文心雕龍》文體與意制之統(tǒng)體性批評方法
《挽歌》源流考
折疊的心靈史——杜牧《秋夕》的多重闡釋
黃庭堅《小山集序》的思想史考索——北宋“后熙豐時代”詞學走向研究之一
論陸時雍的杜詩接受
20世紀30年代新詩的危機與傳統(tǒng)問題
論20世紀60~70年代“前朦朧詩”的亞文化空間